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 > 学校
疾风吹劲草 昂首展雄姿——四川德阳文化德育的精彩华章
【浏览字体: 】      发布时间:2014-04-29      来源:中国德育杂志社

  文 _ 本刊记者  宋立文  李志峰

  德阳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沱江和涪江水系穿流而过,拥有“长江文明之源”的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西部第一、全国第三的德阳孔庙,三国遗踪庞统祠、特级英雄黄继光纪念馆等一大批人文自然景观,也是中国年轻工业城市诞生地。高山平畴、山水得间,德阳吸纳天地四方之灵气,汇聚古今人文之精神,五千年悠悠岁月炼就了一颗靓丽的川西明珠,熠熠生辉、耀古烁金。德阳人有着山一样的性格,水一样的灵气,有大开大合的气度、开拓创新的胆识和“厚德务实、敢为人先”德阳城市精神。经历“5?12”汶川大地震,德阳浴火重生,灾后重建考验了德阳人的坚韧和智慧。

  弹指一挥间,德阳走过了悲壮豪迈、可歌可泣的6年。疾风吹劲草,昂首展雄姿,放眼如今这片大地,一幢幢校舍或在原址、或在新址上拔地而起、巍峨壮观,一张张笑脸尽情绽放,灿烂的阳光映照着崭新的校园。此刻,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德育上,德阳市正着力深化推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示范区”建设,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了全景式的文化德育模式,力求使德育触及灵魂,滋养生命,切实引领未成年人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德阳教育的美好畅想正在一一照进现实,正在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中绽放,正在老师们三尺讲台上续写。

  励学弘德,文化奏响炫彩校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教育在这样的文化中滋养与泽润,势必形成了与众不同的精神和灵魂。学校是文化重地,文化是学校内在特质,一所学校的灵魂就是学校的文化。没有文化的学校仅仅是一间朱自清先生所批评的“学店”。为此,德阳市十分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并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立德树人、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在具体建设工作中各校以自身客观条件为基础,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内涵,不断突破本校文化主题和文化建设工作的瓶颈,通过多种途径和载体实现“文化育人”,形成了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校园。

  环境文化,用优良的物态陶冶人

  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外显形态。可以说,每个学校的校园环境渗透着这所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它展示了师生的一种生活状态,散发着师生生命成长的气息,是“说”自己心里“话”的环境。师生们都会注意到它,他们都会不知不觉地接受其熏陶和影响。为此,德阳市教育系统确立了“让一楼一房会说话,使一砖一瓦能育人”的建筑设计理念,力图使一草一木,一石一景等丰富物质载体都能彰显文化气息。

  旌阳区青云山路小学积极打造以孔子经典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汉式校门,孔子文化长廊,杏坛广场,孔子塑像等营造出浓厚的孔子文化氛围。绵竹市孝德中学把“忠、孝、礼、义、诚、信、廉、耻……等做成中国结吊牌并悬挂在校园;将《弟子规》铺设于楼梯之上让师生们上下楼梯触目可见。这让师生每天沐浴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文化的浓郁氛围中,同时又为师生们竖起了做人的标杆。

  制度文化,用合理的规范激励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制度文化是学校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在形成、发展、完善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文化氛围以及它所起的文化作用。

  为此,德阳市教育局统筹制订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任务纳入分级目标管理体系。旌阳区教育局积极推行“两个纳入”,即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等内容纳入学校德育工作全过程。绵竹市把校园文化建设与责任制考核有机结合,坚持过程与效果并重,强化阶段督查,严格年终考核,将督查结果作为学校年终综合督导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全市通报,对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的学校,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什邡市启动了义务教育学校“两示范一特色”学校(即:校风示范学校、义务教育示范学校、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通过创建,促进全市学校管理规范化,办学特色化。

  “SMT自我管理团队”是美国管理专家提出一个新的管理理念。德阳市东汽小学借用这一管理理念,以打造本土化的制度文化为立足点,本着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原则,成立了隶属学校德育室的“SMT自我管理团队”。通过开展各项志愿自我管理工作,提升学生个人素质,促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自理、自立、自律的好习惯。

  学生评价是在学校管理规章制度下对现实的学生行为规范的评价和看法,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德阳市实验小学认真实施以德育为首的管理策略,健全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信息化系统,让家长、学生均参与发展性评价。班主任填写评语自动录入,在填写学生评语时使用评语模板,可以做到少输汉字或不输汉字,既增强了教学效果也减轻教师的负担。

  精神文化,用优秀的精神激励人

  校园文化的最高境界是精神文化,它是学校师生群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精神文化浓缩了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它积淀于心、展现于行,并指引着全校师生过一种完美的教育生活,从中获得幸福的体验。如德阳五中以“博”文化为核心,从博识师资、博喻教学、博学课程、博雅活动、博见管理等途径来推进学校整体工作。德阳外国语学校以“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为主线,孝泉民族小学以“孝”文化为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德阳市第一小学在学校“责任教育”的基础上,形成了“责任文化”,为学生播下“有担当”的种子。什邡市北京小学在“好习惯,人一生的财富”引领下,以构建“好习惯”主题文化校园为学校发展新的着力点。

  云山江水,师德风范薪火相传

  范仲淹用“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来赞颂教师云山江水般的高风亮节。据德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罗毅所长介绍,自古以来德阳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形成了浓厚的师德文化。其中德阳孔庙是我国西部地区保持完整的孔庙中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座孔庙。可以说,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只有教师的精神、师德的传承开始发扬光大,教育的希望才有了起点。

  “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质灾害。它给德阳教育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损失,全市70%校舍受损,直接经济损失64.6亿元。在德阳抗震救灾的英雄谱上,镌刻着一个英雄的名字——人民教师。因为在灾难袭来之时,他们用血肉之躯为学生筑起不倒的长城,用双手托起大爱,倾心呵护那风雨中飘零的花朵,为我们彰显了薪火相传的师德本色和不朽,凸显了教师形象的崇高和伟大。德阳东汽中学学生处主任谭千秋,用自己的身躯死死地护住桌下4个学生的身体;什邡龙居中心小学教师向倩,为救学生而自己的身体已经断为三截;什邡民主中心小学教一年级教师袁文婷冲进教室,用柔弱的双手抱出了一个又一个孩子,最后楼房垮塌了,青春定格在20岁;蓥华镇中学老校长康玉龙,不顾岳父被压丧生,日夜坚守在救援现场;还有王洲明、许念华、岳琳琳、周德祥、赵新……无数英名难书尽,一片丹心照汗青。

  不管他们是理性选择,还是本能反应,有良知的人们都会从中看到师德的博大和光芒。这是一种大爱,一种文化浸染在师者血液中的基因。大爱无言,师德引领,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绝大多数的教师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在灾难袭来的时候,师德的精神、文化的熏陶却会迸发出惊人的力量。我们从未感受过如此高尚的师德的强烈冲击,我们为文化浸染下师德崇高的人性之花的盛开,而强烈地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会受到一种感动的洗礼,都应得到一次纯洁的升华。虽然,已经过去六年了,但它是德阳80万师生一笔道德文化教育资源,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一座彰显史册的丰碑。

  为了弘扬师德文化传统,进一步加快高素质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铸炼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魂,提升青年教师的师技、师能,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德阳市教育局围绕德育理论与实践层面促进教师的德育专业化成长:一是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中,并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开展专家培训,要求校长、教师及家长共同参加培训研讨,提高德育素质。如旌阳区教育局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德育论坛,交流人数达1000人次,形成经验文章100余篇;三是开展创先评优活动,相继开展了最美乡村教师评选、师德标兵巡回演讲、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以及扶贫帮困、支教送教等主题实践活动,共享德育经验。

  班主任是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主要教师”和“精神关怀者”,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在促进教师整体队伍德育专业化成长的同时更应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而绵竹中学一直致力于通过“名师工程”、“青年班主任培养工程”、“人才储备工程”等前瞻性规划,着力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广汉市向阳镇广兴小学在班主任培养上除积极安排教师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观摩活动外,坚持每学期开展开展“读一本书”活动,教师完成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在学习中反思,每学年开展一次“老帮青”活动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羽翼未丰的新教师结对子、在互助中提高。

  家校共育,同心永结携手成长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是人生的起点,其家长自身的素养和行为对孩子有直接而且是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同时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内容、方法起着指导作用,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相互协调一致才能真正保证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学校文化的宗旨是育人,但育人的成功需要家庭文化强有力的支持与配合才能实现。而家校共育是试图用家庭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合力来实现育人的目的。

  为此,德阳市教育局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的办学制度,指导学校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提升家长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德阳市第一小学特别注重整合家长资源,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以“亲子活动”为载体,以“走进学生课堂生活、走进学生课余生活、走进学生家庭社会生活”为主要活动形式,走出一条生动活泼的德育之路。这使家校双方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服务。

  为发挥学生家长示范作用,德阳市庐山路小学开展“亲子共享成长 细节体现规范”系列活动:一是开展“父母与我同升旗”活动;二是运动会特设家校联谊赛和亲子运动项目,;三是建队纪念日邀请新入队队员家长到校,亲自为孩子佩戴第一面红领巾,与孩子共同享受快乐和自豪,共同感受进步和成长。同时,通过组织家长座谈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等,为孩子的习惯养成建言献策。

  为进一步强化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育人体系,实现对青少年24小时无缝科学德育,广汉市大力开展“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创建工作,将家长学校作为开展学生德育的主要抓手之一,成效卓著。广汉市被批准为全国第二批县域“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广汉中学实验学校更是提出了家校同心圆的构建,其主要内容为:“三园同建”、“三教同步”、“家校同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设立班级服务站以《父母课堂》为载体,采用“集中授课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自主学习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现场观摩与书面博客相结合”等形式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年级服务中心以《家校同心圆》为课程,教材内容均来自学生和家长亲身经历的故事。三个年级分别按照“感受成长”“感悟成长”“感恩成长”的逻辑顺序编辑成册,印发给家长相互借鉴。

  通过这一系列的家校共育中,同心永结,把师生之爱和亲子之爱融为一体,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家庭注重了对孩子进行礼仪与德行的教化,让孩子在家庭中充分享受人性温暖与文化浸润。学校保持教育的主动权与专业地位的同时,用前瞻的学校文化战略来培养学生,促进他们知识的丰富,能力的增长和视野的开拓,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

  舞台多彩,个性张扬青春绽放

  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不能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因此,我们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德育在行动”,为学生营造活动文化氛围,创设活动舞台,对他们进行德育引导与实践。在浓厚的活动文化中,让学生在活动舞台里体验,在体验中内化,在训练中强化,在强化中固化,从而让学生形成内在、持久的道德品行。

  多年来,绵竹市紫岩小学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生活中的道德建构因素,采用灵活多样、潜移默化的方式,为学生营造活动舞台,让他们在了解生活、亲历生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德性,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该校每周三和周五特色活动课程,食堂授课的师傅们便提前早早地做好了准备工作:软绵绵的刚刚发酵好的面团、香喷喷的卤肉馅儿、像模像样的厨师帽……,小学生们在师傅们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指导下,有模有样地学做包子。回到家和父母一起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书法走进校园,为学生创设书法活动舞台,让师生用自己的笔墨点缀校园,墨香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流淌,由此学生的行为规范品德修养得到了极大改观,这是什邡市双盛初中探索学生活动育德育的新路径。随着该校书法活动的开展,美术、篆刻、音乐、太极、茶道、香道、民间工艺等文化形式在逐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艺术的源流润泽学子的心灵,使他们得到了精神的升华。

  职业教育针对就业,直接面向社会,因此活动舞台应该为每位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人生发展空间。为此,德阳市教育局胡北副局长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德育为先、技能为重、素质为本”的办学目标。根据这一办学目标,位于德阳市罗江县的德阳通用电子科技学校办学定位实现了由培养“打工仔”到“做文明都市人”的转变,围绕“强化”、“认同”“内化”三部曲,制定了不同学期的素质教育大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爱好和情趣,开展丰富的学生活动。全校共成立了56个社团,如:武术爱好者社团、健美操社、足球队、校园合唱团、校园美食社、口才演讲社团等,这为企业培养具有高尚职业精神和高水平专业技能的学生奠定了基础。中江县职业中专学校提出以培养厚德强技的现代绅士淑女为目标,以退为进,回归育人原点,构建学校、企业、军营及网络载体等立体、多元的德育基地,用准军事化管理约束,形成了“行为规范、技术过硬、企业欢迎的现代绅士淑女”毕业生品牌。创设社团和基地只是为学生德育素养提升提供了活动舞台,而四川省信息通信学校秉承“厚德重技尚美强体”的校训,以课题为抓手,与学校日常教研活动相结合,开展了以活动舞台为载体的中职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并在学生中大力推行“发展性评价制度”。这不仅有效提高了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为他们在未来就业中关注企业的效益与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冬去春来,疾风吹劲草,德阳市广大教育工作者昂首展雄姿,在坚强中奋进,在奋进中崛起,正用热血、汗水、智慧和大爱谱写着德阳教育的辉煌篇章。由这种潜在的崛起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动力所形成的文化德育模式,就像春雨一样润物无声,对广大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无声无息中,他们不仅得到了美的陶冶,而且精神面貌、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的师德素质也得到了整体提升,对教师的职业内涵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众多的教师都纷纷表示:“在三尺方寸之地耕耘时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

  放眼望未来,迈步从头越。德阳教育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他们追求品位、追求水准、追求境界,正打造西部领先、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德阳教育品牌,努力建设西部教育强市和人才资源高地。德阳教育正在成为德阳的靓丽名片。沐春风,迎朝阳,一路走来,新的文化之光、德育之魂将镌刻在这片大德如阳的沃土上。

  责任编辑/王富丽

打印】  【关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