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举办2023年学术年会

时间:2023-12-04 来源:大红鹰dhy8866 浏览量:670 【 浏览字体:

  11月16日至18日,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广西桂林举行。年会主题为“中华优秀教育传统与教育强国建设”。本次年会由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广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科院教育史研究所承办,《中国教育学刊》等7家期刊共同协办。

  开幕式上,中国教科院副院长陈如平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地方教育史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研究会要抓好协同,整合资源,以史育人,服务国家、社会、区域和学校的发展。广西师范大学校长孙杰远教授强调,中华优秀教育传统极其重要,如果对中华优秀教育传统文化缺少挖掘,就不可能有中国自主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政涛教授表示,将中华优秀教育传统置于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将教育强国扎根在中华优秀教育传统的根基中,中国教育研究与发展必定会迎来新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会长高宝立研究员指出,中华优秀教育传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研究会要抓住机遇,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作为,在参与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

  主旨报告中,浙江大学刘海峰教授以科举制为例,剖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指出教育史研究应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浙江大学田正平教授用“底色”“基石”“津梁”三个关键词,概括阐释了近代教育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于建福教授认为,“教育家精神”之根和魂,在于汲取了先师先贤的智慧、接续了中华文化的基因、借鉴了多元文明的成果。中国教科院储朝晖研究员指出,实现教育强国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地方教育史志研究需要发挥存史、资政、育人功能,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孟建伟教授剖析了如何把握中国教育的“根”和“魂”,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广西师范大学孙杰远教授指出,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在逻辑是“形散神不散”,外在表征是“化有形为无形”,由此阐述了中国古代教育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与会代表们通过分组讨论、理事会议、工作报告等形式,就教育传统与强国建设及教育史志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会上举行了“文化与共生教育研究分会”成立暨《共生教育研究》集刊创刊揭牌仪式。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理事、会员,全国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计200余人参与本次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