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娟、王新波、张志勇:当代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其对思政课改革的启示

时间:2022-04-25 来源: 浏览量:230 【 浏览字体:
 
  为了解当代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思维方式,进一步优化中学生思政课教学,我们以“中学生认知特点、思维方式与思政课学习状况”为主题,以单选、多选(限选3项)和填空三种题型,围绕当代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思维方式、思政课学习状况、相关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自拟问卷开展调查。其中,“中学生认知特点与思维方式”调查部分主要依据认知心理学关于信息加工基本过程的规律,围绕信息输入、加工、输出三个维度,涉及信息感知、采择、编码、储存、评判、应用的特点和方式等方面设计具体问题。调查从全国抽取北京、天津、浙江、辽宁、河南、广西、宁夏七省(自治区、直辖市)初一至高三学生为对象进行线上填答。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3165份,删除用时过短及有明显任意作答的无效问卷,获得有效问卷3159份,有效率为99.8%,其中,男生1546人、女生1613人。调查对象年龄范围为12—19岁,覆盖东中西部,分布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市县、乡镇各级行政区域。
  >>>>
  当代中学生信息输入的主要特征
  (一)信息感知的范围更为多元
  近20%的调查对象有过出国旅行的经历,超过6%的调查对象曾经出国3次以上。其中,从家庭子女数量看,独生子女家庭中有出国经历的中学生比例(26.90%)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12.75%)。家庭子女数量对这一结果的影响可能远远不及家庭背景的影响深刻。譬如,从父母职业背景看,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机关干部或公务员家庭有出国经历的中学生比例(35%以上)远远超过工人和农民家庭的中学生(5%左右)。
  (二)网络在信息获取途径中占据绝对优势
  从信息来源看,调查对象对不同信息源的选择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网络(81.29%)、电视(64.74%)、学校(41.18%)、报刊和图书(30.83%)、父母亲戚等长辈(22.79%)、自己(15.45%)和同伴(13.9%)等。其中,网络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超过81%的中学生将网络选为主要信息源,其网络原住民的身份属性得到印证,而选择学校、报刊和图书、长辈等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为主要途径的中学生均未超过半数。从学段看,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将网络、同龄人和自己作为信息源的比重明显高于初中生,而将学校、长辈、报刊和图书等作为信息源的比例低于初中生。
  (三)朋友圈、班级圈和游戏圈成为主要社交圈
  从调查对象的网络社交圈来看,选择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朋友圈(69.93%)、班级圈(64.23%)、游戏圈(37.13%)、课外班圈(22.25%)、动漫圈(19.53%)和小说圈(17.22%)。其中,朋友圈、班级圈、游戏圈三大主流社交圈,可以视为中学生网络互动的主要场所。与各自对应的其他类型相比,普通高中学生、男生、职业学校学生、独生子女以及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家庭氛围差、留守和随迁的中学生,选择游戏圈的比例较高,游戏圈对这些学生的影响值得重视。
  (四)时政要闻、朋友圈动态、娱乐节目是中学生上网关注的主要内容
  从调查对象上网关注的内容来看,选择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时政要闻(52.26%)、朋友圈动态(43.15%)、娱乐节目(42.74%)、网课等学习内容(40.68%)、游戏或动漫(33.62%)、直播或短视频(30.55%)等。从性别差异看,男女生倾向差异明显。男生排前三的依次为时政要闻(56.11%)、游戏或动漫(45.05%)、网课(37.82%),而女生则为娱乐节目(52.88%)、朋友圈动态(49.04%)、时政要闻(48.54%)。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与父母一方在务工城市生活的随迁学生和家庭氛围差的学生关注游戏或动漫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4.23%和43%。
  (五)了解世界、辅助学习和释放学习压力等是中学生对网络功能的主要认知
  调查对象对“网络对学生而言的重要功能”问题的选项依次为了解世界(70.5%)、辅助学习(51.98%)、释放学习压力(51.6%)、与人沟通交流(51.5%)、获得现实中没有的乐趣(18.11%)等。从中可以看出,超过七成的调查对象认为,上网是为了“了解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网络是当代中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的调查结果;而对于超过一半的中学生认为上网是为了“释放学习压力”的现象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六)信息喜好特征趋于理性
  对“中学生所喜欢的产品特征”问题的回答依次为有创意(68.91%)、性价比高(66.13%)、可与朋友交流的点多(46.5%)、有打动人的故事(26.34%)、赶潮流(20.16%)等。可见,不管是向青少年推出一款产品还是提供一种教育资源,除了性价比,还需要充分考虑上述喜好特征。具体而言,初中生更多地看重创意(约70%),而高中生更看重性价比高(约80%);女生更看重有创意(73.53%),男生更看重性价比高(66.19%)。
  >>>>
  当代中学生信息加工的主要特征
  (一)信息编码方式偏好体验式和情境式
  调查对象对信息编码方式的选择依次为自己亲身参与(61.41%)、阅读文字材料(50.55%)、看别人在现实情境中展现(47.83%)、收看网络直播或短视频(36.59%)、听别人讲(34.22%)、反复记忆背诵(16.46%)等。可见,体验式、情境式的材料更为中学生所偏好,听讲、背诵等传统方式难以适应当代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段看,初中生对阅读和反复记诵的依赖程度高于高中生,而高中生则对亲身参与、现实情境展现和网络直播或短视频的青睐程度更高。
  (二)信息编码倾向偏好观点新颖、图像呈现等特征
  从符合调查对象编码偏好的信息特征来看,选择比例依次为观点新颖(60.56%)、对我有用(51.82%)、有图有真相(51.35%)、逻辑严密(48.4%)、好玩有趣(44.03%)等。可见,对于当代中学生而言,观点新颖比信息有用更重要,有图像比有逻辑更重要。从学段看,选择“观点新颖”的初高中生的比例都很高,排在首位,但初中生选择“对我有用”的比例排在第二位(53.83%),高中生则排在第四位(47.72%);高中生选择“好玩有趣”的比例排在第二位(52.8%),而初中生则排在第五位(40.48%)。从性别看,男女生的编码偏好差异明显,虽然男女生选择“观点新颖”的比例均排在第一位,但女生比男生高出10个百分点;男生选择“逻辑严密”的比例排在第二位,女生则排在第五位,且相差10个百分点。
  (三)信息储存方式偏好电子收藏或搜索
  从调查对象对信息储存方式的偏好来看,选择比例依次为收藏在电子设备里(66.6%)、搜索更多信息加深印象(57.45%)、用笔记下来(43.62%)、分享于朋友圈(26.24%)和需要时再搜索(18.17%)等。可见,在信息化时代,“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俗语近乎无用武之地,“用笔记下来”的传统储存方式已经让位于电子收藏或搜索更多信息加深记忆的新方式。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一特点并无学段和性别上的显著差异。
  (四)信息采信对象依然以老师和家长为主
  从调查对象的采信对象来看,选择比例依次为老师或家长(56.89%)、自己(54.42%)、权威媒体(42.89%)、知名人物(27.6%)、好朋友(21.59%)等。可见,当代中学生依然把老师和家长作为最可信赖的人,但同时相信自己的判断的比例也与老师和家长不相上下。人们所担心的来自偶像的价值判断影响其实并不大。从学段看,初中生选“老师或家长”的比例(64.3%)显著高于高中生(40.35%),选好朋友的比例(24.09%)显著高于高中生(15.87%);高中生选权威媒体的比例(48.99%)显著高于初中生(40.35%)。可见,初中生受到“重要他人”的影响更大,高中生相信第三方观点和自己独立标准的比例更高。从中学六个年级的总体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老师或家长、好朋友对中学生信息价值评判的影响力在明显下降,中学生自身和权威媒体的影响力在逐步上升。
  (五)中学生有较好的思维品质
  从调查对象对自己思维方式的元认知来看,选择比例依次为总有自己的想法(29.38%)、有时会自相矛盾(27.35%)、有自己稳定的思考方式(23.58%)等。可见,半数以上的当代中学生有较好的思维品质,虽然会有自相矛盾的情况,但思维毫无章法的人数不足二成。从学段看,初中生和高中生出现了倒挂现象,初中生自认为“总有自己的想法”和“有自己稳定的思考方式”的比例更高,而高中生自认为“跟着感觉走”和“有时会自相矛盾”的比例更高。这可能与高中生自我反思和自我认识能力的提高以及高中生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有关。重视当代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这些变化,对引导、帮助他们走出学习、思想困境有参考意义。
  >>>>
  当代中学生信息输出的主要特征
  (一)中学生解决问题的首选方式是求助老师或家长,上网搜索位居第二
  从调查对象遇到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来看,选择比例依次为问老师或家长(59.45%)、上网搜索(56.19%)、与同学讨论(50.74%)、自己持续思考(47.29%)等。可见,选择向教师或家长求助以及上网搜索的比例近六成,而选择求助网友、搁置不管以及凭直觉判断的比例都不高。从学段看,初中生选择求助身边人(教师、家长、同学)的比例更高,而高中生选择上网搜索、自己持续思考的比例更高。
  (二)中学生的观点表达倾向沉稳
  从调查对象发表观点时的倾向来看,“先判断别人看法再发表观点”的意向占据绝对优势,超过60%的学生选择这一选项,其次是选择保持沉默(12.88%),选择人数最少的选项是有所保留地表达想法(10.83%)和怎么想就怎么表达(10.13%)。从学段看,初中生“怎么想就怎么说”和“先判断别人的看法,再发表观点”的比例高于高中生,而高中生“经常保持沉默”和“假话绝不说,真话不全说”的比例高于初中生。
  (三)中学生的真实表达对象依次是亲密朋友、父母和信任的老师
  从调查对象的真心话表达对象来看,选择比例依次为亲密朋友(65.81%)、父母(46.28%)、信任的老师(28.27%)、同班同学(22.1%)等,另外还有超过13%的中学生选择了“我跟谁都不会说真心话”。从学段看,愿意将真心话讲给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初中生比例高于高中生,而愿意向亲密朋友和网友表达的高中生的比例高于初中生。此外,家庭氛围与中学生真心话表达对象选择高度相关,家庭氛围比较差或非常差时,选择向父母表达的比例降到18%以下,选择“跟谁也不说”的比例升至26%以上;而家庭氛围比较好或非常好时,选择“跟谁也不说”的比例降至10%,对父母等“重要他人”的信任比例均在上升,特别是家庭氛围非常好时,选择父母为表达对象的比例高达60.57%。
  (四)中学生参与决策的机会较多
  从调查对象参与家庭重大决策的机会来看,当代中学生参与家庭重大决策的机会较多,90%的被调查者曾参与家庭决策,近40%的被调查者经常或总是能够参与家庭决策。从相关影响因素的差异比较来看,家庭氛围和家庭经济条件与子女参与家庭重大决策的比例明显正相关;相反,家庭氛围和家庭经济条件越差,参与机会越少。
  >>>>
  当代中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与评价
  (一)中学生对思政课的内容和编排是满意的
  目前,统编教材初中《道德与法治》以及高中《思想政治》充分吸收德育课程改革的成果,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等主题,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和践行。本次调查发现,当代中学生对这些改变都是满意的。超过六成(67.8%)的中学生认为思政课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相关。心理健康是初中生最喜欢(33.2%)和认为最应该再增加(46.9%)的思政课内容。文化内容是高中生最喜欢(30.5%)和认为最应该再增加(30.6%)的思政课内容。近一半的中学生认为思政课在内容编排上符合自己的认知风格。
  (二)中学生对思政课的效果是认可的
  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吸引力一直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主要目标任务。本次调查分别从是不是喜欢、有没有收获以及没有考试还愿不愿上思政课几个问题考察当代中学生对思政课的评价,其结果都是比较好的。中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思政课,收获大,比例为63.1%。超过三分之二(76.9%)的中学生表示即使没有考试,也愿意上思政课,初中生的比例更高,接近85.6%。有一半多(50.7%)的中学生明确表示喜欢思政课,同样初中生的比例更高,接近56.7%。
  (三)中学生对思政课的评价在年级上存在差异
  调查显示,中学生对思政课的评价总体而言是满意的。不满意的人数虽少,却呈现出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不断增多的趋势,即随着年级的增长,中学生对思政课的喜欢程度以及肯定的评价呈现逐步走低的趋势。当代中学生对思政课的评价在年级上存在的“差异现象”,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四)中学生对思政课的评价在学校类型上存在差异
  长期以来,我们都知道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学校在思政课建设方面相对薄弱。本次调查进一步发现,学生在思政课的学习意愿方面存在学校类型上的差异。在喜欢上思政课方面,民办学校的中学生表现更好,而职业高中的学生表现最不好;在思政课学习意愿方面,乡村公办学校的中学生更愿意学,而国际学校的中学生最不愿意学。相关调查发现,对于改进思政课建设的薄弱环节具有提示意义。
  >>>>
  基于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整体而言,“00”后中学生在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上,一方面遵循和体现着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当年的“80”后、“90”后中学生有一些普遍的共同点,在诸如学段和性别差异、伴随认知的强烈人际需求、认知与情绪的半成熟状态,以及价值标准的半依赖特征等方面,都表现出青春期的典型特征;另一方面有“00”后独特而鲜明的特点,存在着与“80”后、“90”后的显著差异;同时即使在“00”后中学生内部也存在着群际、校际的显著差异。概括来说,“00”后中学生与其他年代中学生的共性大于差异,但部分方面的差异突出,值得关注。
  (一)“移动互联网+”是“00”后中学生认知世界的鲜明特征,需注意他们的群际偏好差异以及数字鸿沟的影响
  正如腾讯的《“00”后研究报告》(2018)指出的那样,“00”后的中学时期是手机上网的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平台不断涌现,与“90”后所处的互联网时代相比,“00”后中学生上网时间更多、内容更丰富。“00”后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原住民(如图1所示)。
图1 “90”后和“00”后中学生所处的时代
  本调查的结果表明,网络在“00”后中学生了解世界的途径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朋友圈、班级圈成为多数“00”后中学生社交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上的时政要闻、朋友圈动态、娱乐节目和网络课程等成为他们的重点关注内容,网络成为他们了解世界、辅助学习、释放压力、与人沟通的重要平台。网络上大量图片资讯以及直播、短视频中的影像大大增强了“00”后中学生对相关信息的记忆效果,在手机或电脑中收藏以及在网上搜索更多相关信息成为多数“00”后中学生储存信息和辅助解决难题的必选项。由此可见,互联网特别是基于手机的移动互联网深刻重构着“00”后中学生的认知过程,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模式。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人口基数巨大、发展不均衡的社会大背景下,“00”后中学生的不同亚群体在“移动互联网+”特征方面的表现存在很大差异。比如,对于家庭社会阶层地位高、学校所在地发达、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来说,其网络社交圈更大、网络使用程度高,而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不仅网络的娱乐、休闲功能用得少,而且利用网络学习和交往的比例也低;乡镇和农村中学的学生对于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显著低于其他群体,前者表现出更多“前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以电视、学校和长辈为信息源的比例更高,上网的目的主要是上网课,拥有游戏圈、粉丝圈、动漫圈的比例更低,关注网络直播、短视频、游戏、动漫的比例低,阅读文字材料依然是他们最重要的信息编码方式,依然重视用传统的笔记方式加深记忆,上网搜索、解决问题的比例更低,等等。为此,我们除了要着力避免相关群体学生的认知活动对于互联网的过度依赖,也要关注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和区域劣势而形成的“数字鸿沟”导致的社会处境弱势的学生在互联网素养方面与其他类型的学生的差距拉大。
  (二)“多元自主亲历”赋能“00”后中学生形成高层次认知品质,同时也拉高了其高质量认知体验追求
  “00”后中学生信息感知的范围更广、视野更加开阔,信息获取途径更加多元,认知和思维过程的自主性更强,亲身参与的体验更加丰富。也正因如此,他们对信息的创意以及信息的可感知性、可参与度、可交流性的要求更高,独立价值判断的倾向更加明显。
  本调查结果表明,“00”后中学生除了能够便捷获得各种间接经验,自己亲身观察和参与的机会越来越多。初中生以“自己为信息采信标准”的比例仅次于以“老师和家长为信息采信标准”,排第二位,而高中生的这一比例上升为第一。知名人物、好朋友和偶像对“00”后中学生的观点采信影响甚小。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思维品质较好,思考问题时“总能有自己的看法”或“有自己稳定的思考方式”。遇到复杂问题时,主动积极求助和自主思考是被调查者所采取的主要方式。发表观点或需要倾诉时,多数被调查者会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对象表达出来,保持沉默或憋在心里的比例只有一成左右。正因如此,“00”后中学生对认知体验的要求也就水涨船高了。对于“00”后中学生而言,一个观点是否新颖比信息对自己有没有用更重要,一个资讯有没有图像证明比有没有严密逻辑更重要。
  (三)“阶段性与时代性并存”使“00”后中学生的认知与思维既体现出青春期的典型特征,又表现出超乎年龄的理性成熟
  “00”后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阶段,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他们身上体现出明显的青春期特征。一是学段差异明显。与“00”后初中生相比,“00”后高中生更倚重网络,更看重网络的人际交流和解压功能,更易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对自己认知和思维过程的元认知能力更强、更为沉默、更倾向摆脱成人的影响、更强调隐私。二是性别差异明显。与男生相比,女生更加注重网络的人际互动作用,更加擅长具体形象思维,更愿意积极寻求帮助,沉迷游戏或动漫的可能性更小。三是人际需求强烈。“00”后中学生,对于认知过程中伴随的人际需求非常强烈,对于朋友圈动态、网络的沟通交流功能、同伴或朋友间的互助和倾诉非常看重。
  此外,“00”后中学生也表现出超乎年龄的成熟与理性。譬如,他们最喜欢有创意和性价比高的产品,并不盲目赶潮流;当出现不同观点时,“00”后中学生更愿意选择相信教师或家长,其次是自己,再次是权威媒体,传统观念所担心的来自偶像的影响其实并不大(不足7%);“00”后中学生通常不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遇到要发表观点的时候,超过六成的被调查者选择先判断别人的看法再发言。
  (四)不同亚群体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打上了或深或浅的环境烙印,值得深入探究
  本调查结果表明,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学段差异、性别差异、家庭背景差异与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特别是学校所在地、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生活环境和氛围等因素对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均有影响。比如,在出国经历、信息来源、网络社交圈等方面,家庭经济条件好的中学生处于显著优势位置;机关干部或公务员子女、独生子女、家庭氛围差、父母一方或双方缺席的随迁或留守中学生更可能选择游戏、动漫;家庭氛围差、经济条件差、留守或随父母一方生活在务工城市的中学生对周围的人和事更为冷漠、更可能有话憋在心里、向网友求助比例更高,等等。以上提示我们,对来自不同亚群体的中学生,尤其是对处于社会处境劣势的中学生应给予特别关注。
  >>>>
  对加强思政课建设的启示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要“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体现不同学段特点”。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需要在如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充分用好“移动互联网+”技术,全面优化思政课的课程建设
  既然“00”后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表现出鲜明的“移动互联网+”特征,那么,在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对此视而不见,不能把思政课上成网络世界的绝缘体。相反,教育者要热情拥抱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技术,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海量信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使用互联网,培养网络生存环境下年青一代的思政素养。为此,中学思政课在内容设计上,必须充分吸收互联网的教育教学资源,密切关注互联网上的热门事件,及时呼应学生困惑的热点话题,并将这些素材准确结合到思政课相关单元内容的教学过程之中,用活的素材诠释教材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恰当运用图片或音视频素材等学生热衷的信息载体形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动机,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辨析、评价互联网上的相关案例,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开展自主学习,搜索更多学习资料,开阔视野、深化理解;在教学评价中,充分用好班级群组在成果展示、互动与激励上的积极作用,促进知识巩固与技能形成。当然,在教育内容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区域差异和群际差异,避免由于“强嫁接”和“一刀切”的做法,造成更大的“数字鸿沟”,引发新的教育不公平。
  (二)以学习者为中心,增加教学方法的丰富性、灵活性、创新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度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可见,思政课所遵循的首要设计原则不是学术逻辑和学科逻辑,而是常识建构与体验生成。而本调查结果表明,“00”后中学生对于认知体验具有较高的品质要求,单一的教师讲授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他们的学习需求。如何通过有创意、有新意的活动设计,使学生成为资源共享者,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与小组分享中辨识常识、分清是非、弄懂吃透基本规律和原理,从而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应成为思政课教师关注的重点。
  (三)以个性化、差异化为原则,充分了解每个教育对象的特点和动态,开展走近每个人、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的思政教育
  本调查结果表明,“00”后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更为复杂多样,每个学生都是青春期共性、个体特性与环境影响综合作用的独特个体。为此,思政课教师必须树立“个性化”“差异化”意识,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科学测评和动态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想动态,以此为基础开展普适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思政教育。既要以思政课作为主阵地,又要注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效应,让思政课能够真正走近每个人、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高质量完成培根铸魂的伟大使命。
  (四)注重不同学校类型的发展差异和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需求,开足开好、讲活讲透思政课
  调查发现,思政课建设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一方面,针对职业高中和中外合作学校思政课建设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科学保证思政课在这些学校能够按要求开足开好;另一方面,针对“00”后中学生在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方面表现出的超乎年龄的理性,思政课要入脑入心,除在形式上讲活思政课外,还要在讲透上下功夫。只有讲透思政课,才能满足“进取”的“00”后一代的认知发展需要,科学应对随年级增长,中学生对思政课评价走低的态势。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2年第2期
  作者|张宁娟(中国教科院教育督导评估研究所所长、博士),王新波(中国教科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张志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学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