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丽:健康与体育融合——内涵、功能与推进路径

时间:2022-01-18 来源:中国教科院 浏览量:202 【 浏览字体: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 公共卫生 ”受到了空前关注。从公共卫生角度讲,健康教育是面向全民,解决当前几乎所有卫生保健问题的重要干预手段之一 。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将有利于增强整个国家公共卫生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2019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基期水平仅为14.18%,与 《健康中国行动 ( 2019-2023 年 ) 》 “ 到2022年达到> 22 %”的目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国社会公共健康教育和学校健康教育存在短板和不到位。本文就如何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及推进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使学生自觉养成健康意识和行为,真正把健康作为个体自身发展的基础要素,推动未来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 
  理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促进健康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学校作为儿童青少年成长的主要场域,首要任务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国外研究表明,学校健康教育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对其生存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不仅依赖社会为其提供健康环境和保障制度,更有赖于其所接受到的健康教育状况,包括健康教育课程、物理环境、文化环境等因素所构成的学校健康教育生态, 其中,健康教育课程是这个系统中的核心要素。2004年美国关于健康素养的报告中指出:“ 提高健康素养的最有效手段是确保健康教育被纳入各年级教育课程。”在国际上,芬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都将 “健康” 列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并纳入课程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着重强调,“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系列政策的提出,意味着在国家层面已充分意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党和国家对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新高度,体现了我国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的目标任务和初心使命,以及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然而,我国目前学校健康教育供给体系对学生、学校、家庭需求的适配性还有待提升,其课时、教材、专职教师、学科地位等学科体系建设还有待完善。
  (二)健康与教育存在正向互动关系
  学校是世界公认促进健康的最佳场所,绝大多数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人的学习与发展伴随终身,也在其敏感期具有积极可塑性,儿童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的加速期和形成各种习惯、建立各种健康观念的敏感期,生长发育、认知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高度一致,相辅相成。正因如此,学校健康教育可通过系统性的设计来改善人类的健康结局和教育结局。二者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人口的质量和经济生产力。
  健康对控辍保学具有重要作用。不健康的学生学习成绩更差,旷课率更高,最终可能导致辍学退学。据估计,世界范围内,每年有2亿至5亿名学生因健康状况不佳而失学,反之,更健康的学生学习则成绩更佳。
  “健康公平”和“教育公平”一样,影响着中国儿童青少年群体。学校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同时,也负有保障“健康公平”的社会责任,是改善健康不平等代际传播的主要渠道,是反应我国国民生存和发展状况的关键窗口。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生往往比较低的学生更加了解健康习惯的重要性。学校健康教育可以成为一个重要杠杆,通过提供强有力的健康课程,直接和间接地向学生输出影响健康的重要知识和关键技能,由此减少或消弭因认知鸿沟造成的学生个体的健康不平等,以及由此而延续的健康不平等代际传递。
  (三)我国学生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下滑,健康问题不断增多,因不良生活方式、缺乏健康认知和技能而引发的身心健康问题成为困扰儿童青少年有效学习和社会性发展的巨大障碍。主要表现有:视力不良率逐年增高。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居世界第一,呈现低龄化、发展快、程度深的趋势,近视防控任务艰巨。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时存在。一方面,全国16—18岁营养不良检出率达11.5%,特别是西南地区;另一方面,各年龄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16—18岁年龄组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5.30%、5.68%、10.55%、3.95%,比2010年分别平均上升3.72%、2.17%、4.78%、1.65%。心理异常患病率呈上升趋势。202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26.3%。抑郁问题随着年龄增长而愈发严重。部分症状可能一直持续到成年,使成年期患抑郁的风险增加2—4倍。物质滥用人数上升。我国城市青少年的吸烟、饮酒初始年龄明显提前,人数不断增加,性别差异也在逐渐减小。艾滋病防控形势严峻。我国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呈逐年稳步快速上升趋势,青年学生中男男性行为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率(4.6%)远高于中国普通人群感染率。多年来学校心理健康、生活方式、安全教育、避险救护、卫生与传染病防控、性教育等健康教育重要板块的缺失,导致学生缺乏健康意识、危险识别能力和求生救护技能,自我调节能力不强,容易引发生命安全事故,造成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大损失。特别是在当前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不确定因素增加,会给儿童青少年带来更多不利影响。青少年中很多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都有随社会经济发展逐步上升的趋势。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那么根据健康与教育互动规律,其他教育创新所收获的果实也将受到损害。
  认识健康与体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健康与体育融合的应然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体现在教育体系中就是要将健康教育融入相关学科中去。由于早在2001年就取消了健康教育课的单独设置,并在2008年印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了以《体育与健康》课作为健康教育的载体课,在小学阶段还要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中学阶段则应与《生物》等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据此,学校健康教育学科教学应形成以《体育与健康》为主渠道,其他相关学科为补充的格局。
  从国际经验看,芬兰、法国、新加坡等国均将健康教育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之上,并融入相关学科教学。如芬兰学校将健康、福祉和安全有关的内容从知识、技能、自我意识、批判性思维和伦理责任等不同维度以适合特定年龄的方式融入课程,在1—4年级融入环境和自然课;在5—6年融入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科目。法国中小学校将食品和营养教育与体育运动课相结合,地理、科学、外语等教学内容中穿插食品和营养教育内容;在生命和地球科学课、生物和人类生理病理学课、传媒和信息课以及公民教育课结合控烟和毒品成瘾教育;将性教育融入生命和地球科学课、公民和道德教育课、历史地理课、法语课等各相关课程。新加坡把近视预防和控制干预融入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将“户外活动时间”纳入学校教育课程以鼓励学生多到户外活动保护眼健康。
  在我国,学校健康教育与体育学科融合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这是“健康第一”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体育与健康教育作为改善人自身状况的教育过程,是随着社会需求变化而发展的,它们的教育的目的逐渐趋向于一致,就是“健康第一”。学校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中,将体育和健康互相渗透、彼此促进,是提升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第二,这是体育学科发展的必然路径。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逐渐加深,体育的概念已发展为通过以体育锻炼为媒介,提升智力、身体、情感素质,运用社会资源,全面提升个人健康,并能为个人健康行为负责的内涵。体育从单纯的强调体育对人体发展的生物性功能,钻研技术、技能的提升,转变为一种育人途径,继而转向为包罗万象的健康文化,是其随时代发展之必然。第三,这是新健康观念形成的共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良好适应的总称”。健康应包含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三个方面的内容。三者互相影响,身体健康是基础,心理健康反过来影响身体健康,只有身体与心理都健康的人才可能具备良好的适应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能力,只有社会之中的人们都身心健康,才能实现社会健康。第四,体育自身的特点对健康教育的获得实效具有不可替代性。体育本身既是提升健康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独特的学习媒介。在体育课上,学生借由参与式、浸润式的教学互动,体验一系列游戏、专项训练、竞赛等活动,建立和练习一系列应对各种情况和环境的必要认知和能力,不断提升反应、抗压、协作、社交、沟通、决策、自信、风险管理、安全意识、批判性思考、创造性思维和爱国情感等各种能力、情感和价值观,为终身健康奠定坚实基础,为立德树人提供有效途径。此外,随着5G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学习通过互联网达成。而体育课是为数不多的仍然需要面对面交流和协作的学科,体育课的形式和功能在信息化社会将很难被取代。健康搭载体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生动的互动和协作机会,保证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
  (二)健康与体育融合的实然
  尽管健康与体育融合有诸多好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实际困难,影响融合的开展和效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存在体育课就等同于健康教育课的错误认知。部分学校在实际开展教学时,将健康教育混同于体育教学,认为开展了体育教学就等同于开展了健康教育,而体育与健康课标中规定的营养、疾病预防等健康内容未能有效输出。
  第二,《体育与健康》难以承载课标及《纲要》中要求的健康教育目标,达不到教育效果。健康与体育分属两个话语体系,尽管有所交叉,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学校体育长期以来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既具备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学科规律,也有专职的教师队伍开展教研工作,已形成相对完善、封闭的学科体系。健康在与体育合并设课后,体育仍一枝独秀,而健康教育因处于从属地位,只能零星散布在体育学科体系边缘。
  第三,体育教师普遍缺乏健康教育相关背景,难以胜任健康教育教学。健康教育中疾病预防、营养膳食、青春期卫生保健等内容的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具备一定的公共卫生、医学、健康等相关学科背景,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相关专业甚少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即使开设有类似课程也与中小学实际教学需求衔接存在较大差距。体育与健康教师在师资培养阶段并未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体育教师职后培训中也很少安排健康教育相关内容。体育教师缺少接受规范健康教育和相应教学方法的机会和渠道,无法保证开展符合课标和《纲要》要求的健康教育教学。
  以现有条件看,唯有进行前瞻性的体育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才是从根本上化解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错位矛盾的“治本”之道。为解决当前学校健康教育需求的当务之急,必须同时加快探索健康和体育融合的“治标”之术。
  创设健康与体育融合的路径
  (一)融合思路
  健康和体育融合是为了更好地达到育人效果。一是树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紧扣“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与体育的育人功能紧密联系,全面贯彻“体育为健康,健康促体育”的教育思路。二是合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关注个体。三是重互补,健康教育内容与体育横向融合,在健康生活方式、安全应急与避险救护、心理健康等板块中重点体现。
  (二)融合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对学校健康教育提出的要求,以提升健康素养和体育素养为宗旨,以实践健康技能为重点,以培养社会责任意识为愿景,完善学校健康与体育“健康知识+健康态度+健康技能”教学模式,贯彻《体育与健康》载体课教学主渠道作用。深入推进学校健康教育与体育融合的教学、实践、教材等方面的改革发展,确保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达到并保持最佳的健康状态,延续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自觉形成的健康行为习惯,健康成长,对自己的健康负责。逐步形成与健康相关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的人格品质与自身发展的关键能力,为未来个人健康决策、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
  (三)融合路径
  目前,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英国威尔士、加拿大部分省、美国的部分州等将体育与健康合并设课,在描述课程目标、内容、课时分配、学业水平评价时,虽各具特点,但都明确体现健康与体育的融合思想,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课程名称强化体育服务于健康的思想。日本的相关课程在中学命名为“保健体育科”,澳大利亚为“健康与体育”,美国新泽西州为“综合健康与体育”,均将“健康”置于“体育”之前,传达出以健康引领体育、体育为健康服务的理念。
  第二,课程目标锚定提升健康素养与体育素养。无论在任何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和体育素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此预防和降低各种健康威胁。学生通过在学校习得、活用和探究健康相关能力,形成个人健康生活方式的必备条件。新泽西州的课程目标是使所有学生都通过养成对家庭、学校和社区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健康、富有成效的生活所必需的习惯,掌握成为具有健康素养和体育素养并追求健康生活的个体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日本的课程目标“将心和身作为一体,在一生中保持和增进身心健康,持续丰富体育生活的资质和能力”,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健康生活和体育运动的关系,感受和实践身心紧密相连。澳大利亚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保护、加强和倡导自己和他人一生的健康、福祉、安全和体育活动参与;参与并享受在运动中的学习,理解运动对个人、社会、文化、环境和健康实践的重要性等。
  第三,教学内容将健康与体育糅合贯通。健康与体育主要有三种融合形式。一是主题融合,即围绕一个学习主题,将体育与健康相关内容多方面多层次的进行跨学科整合。例如,美国新泽西州以“终身健美”主题为圆心,辐射到的知识点有:终身健美的意义,久坐生活方式产生的医疗后果,保持活跃身心可以减少疾病、伤害和疼痛等,强调终身健美并不注重竞赛或高水平的技能发展,而是注重自我评价、个人目标设定、社会参与、体育精神、运动享受和休闲健身活动。该主题高度融合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疾病预防、运动习惯、伤害预防、体育精神、运动技能等核心概念,打破了健康与体育学科各自的边界,赋予了多元化探索的活力。二是内容融合,即将体育与健康中都包含的内容,如培养体育锻炼习惯、了解体育锻炼的益处、不同运动项目对健康的影响、运动安全等关联性较强的内容合并同类项。例如,日本“将体育运动纳入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体育与保健都包含的内容,分别存在于体育的“体育理论”和保健的“现代社会和健康”,可将二者从通过运动保持和增进健康,预防生活方式病的角度合并阐述相关主题。三是交叉融合,即在体育、健康教育中存在交叉点,但又在各自领域中存在不同的外延。如放松身体、运动与心理、预防伤害、预防疾病等内容。这类情况应找到二者的交叉点、结合点,利用好“体育”这一学习载体,传达健康知识、态度和技能。例如日本的“游泳”课中包含“事故防范”与保健中“构建安全社会”的“应急处理”有交叉,那么将学习游泳技能和应急救护的动态实践与危险情景识别、救护知识等静态理论相结合,教授溺水事故中应采取的处理措施可同时提升双方的教育效果。
  第四,课程设计基于能力培养需要灵活运用健康与体育元素。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不在以“知识内容”为驱动,而是以“能力提升”为驱动。因此,不拘泥于“门户”之见,可以更为灵活、多元地运用跨学科领域中的各种元素,达到提升综合能力的目的。澳大利亚从基础年级到10年级所有课程内容和评价标准均围绕阅读、计算、信息和通信技术、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个人和社会、道德行为和跨文化理解等七种能力的培养,健康与体育课也不例外。“融合”就寓于这些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之中,例如,7—8年级的“为健康和活跃的社区做出贡献”主题中要求学生能够获得“规划和运用健康实践、行为和资源,以提高社区的健康、安全和福祉”的能力,既涉及到健康也包含体育,需要熟悉并能合理运用到的具体领域有“酒精与其他物质”“体育运动的健康益处”“安全”“关系与性”“心理健康”“食品与营养”等。
  第五,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体现综合运用健康与体育知识、技能的要求。美国新泽西州在“终身健美”主题学习中,学生到第12年级末要能够认识到健康的习惯和行为是由个人学习经验、知识、信念和生活目标以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健身、自我表达、社会交往)所创造的,能够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享受运动。澳大利亚学生到8年级末要能够评估自身所拥有的健康策略和资源,以管理自身经历的各种变化和过渡,能够挖掘提高自身、他人和社区健康、安全和福祉的能力;能够研究体育活动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并研究与环境的联系来能增进健康和福祉。学生要想达到评价标准要求,需要有综合运用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心理健康、社区健康、安全避险、环境健康、人际关系、社会适应、体育文化、运动技能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
  落实健康与体育融合的保障
  (一)落实全教会精神,坚持“五育并举”
  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开好符合要求的体育与健康课,帮助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的学习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以形成健康生活方式为主线,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学前教育阶段要以游戏代教育,从小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与生活安全技能;小学阶段应围绕小学生身边的生活,从技能的掌握开始,循序渐进进入知识输入,随着认知能力的提升,逐步进入原理探索;初中阶段是健康素养的知识迁移阶段,教育方式应注重知信行一致化,确保将知识内化并能输出为健康行为;高中阶段是健康素养的提升阶段,教育方式宜意蕴深入,能够自我核查个人行为的长期影响,并能规划和制定健康策略;职业教育要将身心健康与职业健康相呼应,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等教育以应用为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决策自主化,学会主动寻求和利用社会健康保健支持,倡导社会责任,为将来为人父母做好知识储备。
  从培养人的角度看,健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五育”息息相关。坚持“五育并举”,目的是让教育回归到人本身,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是获得一纸成绩单,而是让孩子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更健康的自己。坚持“五育”并举,就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重要位置,把健康教育、生命教育、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内容融入孩子们的骨血、刻入孩子们的基因,为未来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基础支撑。
  (二)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完善内外部条件
  健康与体育融合不是简单地物理性合并,不是机械地落实政策要求,更不是赶时髦换换课程“招牌”,而是以转变观念、更新理念为主要驱动的课程体系创新,使健康与体育彼此拥抱,产生“化学反应”,需要教育、体育、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破除“门户之见”,共同发力,为之创造各方面便利条件,解决一系列必须解决的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才可能实现真正的融合。
  从内部条件看,一是要在思想认识上达成一致。特别是学校校长和本课程执教教师要转变观念,形成对健康与体育融合的理性和情感认同,排除畏难情绪,积极参与教育改革,贡献智慧,开创健康与体育融合的新成果。二是加强学科建设顶层设计。教育科研工作者,应打破壁垒,海纳百川,深入研究,敢于创新,在学科建设层面开展多学科、跨学科深度融合。针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培训,提出科学可行的融合理论、途径和方法,加强实践,重视反馈,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研究成效。三是创新高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培养培训新型师资。学校健康和体育融合的系统性质量提升,离不开教师质量的提升。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教师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通过改革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体育教师的健康教育培训,将健康教育培训纳入国培计划;选派教师参加赛课、进修、学习等方法支持优质师资的成长。四是加强教学研究。基层教师应加强学习,通过与更有经验的教师一起开展教研活动,打磨课程、改进教学内容、钻研教学方法、沟通师生情感等诸多努力,创设综合教育情景,打磨出一系列高质量的体育与健康融合课,打造健康与体育融合的最佳条件和最优组合。
  从外部条件看,一是要营造健康与体育和合之气。要向社会及业界广泛宣传健康与体育融合的必要性,形成健康与体育融合的和谐氛围,动用一切有助于整体改革的力量,充实学校课程改革的内容,使学校教育更好地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为社会健康发展服务。二是重视环境育人。拥有良好的健康与体育文化的学校,可以促进健康与体育的实施力和影响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能力。健康与体育的实施力和影响力反过来又会影响学校健康与体育文化的巩固。如果整个学校,甚至整个社会都能传达有关健康与体育的明确、正确且一致的信息,则可以强化体育与健康的学习与效果。三是发挥教材育人功能,加强融合性教材教辅资源建设。从学校实际和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需求出发,在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即将出台的教育部大中小幼一体化健康教育大纲的基础上,组织全国专家精心编写各学段体育与健康统编教材和高校相关专业课程示范性教材及相关教师教辅资源,构建我国科学、系统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及教材体系。四是注重开发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通过拍摄制作教学指导视频,实现在线课程、多种介质的教学资源、新形态教材的联动汇聚,共同服务于教育教学。积极开发健康教育的教学课件、图文资料、数字音像制品、学生数字化读本等资源,加强健康与体育融合的智力支撑。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第5期
  作者|刘芳丽(中国教科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