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云:班额对中学生同伴关系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1-08-30 来源: 浏览量:190 【 浏览字体:
  问题提出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仿或者心理发展程度相当的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关系。同伴关系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而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同伴关系除了受学生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的影响外,还受到家庭因素和学校环境因素的影响。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对孩子同伴关系会产生积极影响,亲子关系融洽也会产生同样效果,而父母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教养方式都会对孩子的同伴关系产生消极影响。Teng 等人对中学生的调查发现,道德败坏和欺凌存在正相关,而学校氛围与二者存在负相关。该结果说明,学校氛围越好,学生的道德水准越高,欺凌现象越少,学生的同伴关系越好。
  在学校环境因素中,班额的大小也会对学生的同伴关系产生影响。Dennis 调查了班额对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业成绩和行为的影响。实验分成实验班和控制班,实验班的班额不超过 15 人,共 6 个班; 控制班( 即正常班级) 接近 25 人,共 4 个班。结果发现,小班额学生的反社会行为显著低于大班额学生的反社会行为。Finn 等人的实验也得到了一致的结果。还有研究者对小学一、二年级教师进行了调研,实验组是小班额班级,控制组是大班额班级。主要调查教师的教学经验、指导实践和对班级的知觉。结果发现,小班额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显著高于大班额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而小班额学生的反社会行为显著少于大班额学生的反社会行为。班额越大,班级凝聚力越弱,学生的反社会行为越多。O'Moore 等人的研究发现,班额越小,班级中欺凌现象越少。
  上述研究表明,与大班额学生相比,小班额学生表现出较多的亲社会行为和较少的反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表现为与同伴和平友好相处,积极与同伴交往、合作等,而反社会行为表现为欺凌、欺骗同伴等行为。因此,小班额有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而大班额则不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由此可见,班额是影响同伴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的大班额学生人数远远大于上述研究中的大班额。2016 年《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6]40号) 指出,56 人及以上为大班额,66 人及以上为超大班额。教育部提出,到 2018 年基本消除 66 人及以上的超大班额,到 2020 年基本消除 56 人及以上的大班额。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在 2020 年发现,河北省56 人及以上的大班额约 1.2 万个,66 人及以上的超大班额有 1197 个。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重庆市的调查发现,城镇仍然存在大班额现象,大班额有 4466个,其中,66 人及以上的超大班额超过 443 个,甚至有75 人和 79 人的超大班额。此外,其它省市也同样存在大班额现象。调查显示,全国普通高中大班额和超大班额班级数量在乡村、城区和镇区依次增高,普通高中共约10万个,其中高三共3万多个。可见我国的大班额现象比较严重。
  综上所述,以往班额与同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等间接地反映二者之间的关系; 以往研究中的大班额远远小于我国的大班额,小班额则更小。基于我国班额情况,本研究采用学生直接评价同伴关系的方式,探究 56 人及以上的大班额与 30 人左右的小班额对同伴关系的影响。
  研究一
  2.1 研究方法
  2.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某省 4 所中学的高三年级学生,共 25个班级。大班额有 9 个班级,均为 56 人及以上,根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6]40 号) ,这些班级应属大班额,共 527 人,平均班额 58. 56。小班额有 16个班级,班额介于 20 ~ 39 人,共 526 人,平均班额32. 88。男生和女生分别为562 人和491 人,平均年龄16.89。
  2.1.2 研究工具
  采用 Bogardus 首创的社会距离测量方法,这种量化的社会距离尺度可以测量学生的同伴关系。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调查,调查表包含基本信息和同伴关系量表。同伴关系为 7 点量表,让每名学生对班级中所有同学进行 7 点评分,1 表示该同学与自己“关系最不好”,7 表示该同学与自己“关系最好”,数字越大,表示关系越好,反之亦然。每名学生除了给自己评 7 分外,还要评价其他同学,同时也会被其他同学评价。同伴关系分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 = 1,2,3,……,n; j = 1,2,3,……,n; n 表示班级人数; Si 表示第 i 个学生的同伴关系分数; Sij表示第 j 个学生评价第 i 个同学的同伴关系分数。
  2.1.3 研究过程
  采用纸质问卷进行调查。在学校教师介绍了主试之后,给学生发放问卷,一人一份。主试要求被试首先填写基本信息,然后主试讲解指导语,最后被试自我评定与班级中每位同学之间的关系。如果认为与某同学关系最不好,则在“1”下面划“√”; 如果认为与某同学关系最好,则在“7”下面划“√”,数字越大表示关系越好; 被试在自己名字“7”后面划“√”。被试填写完成后,主试回收问卷。整个调查持续大约 10 分钟。
  2.1.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为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
  2.2 研究结果
  2.2.1 班额
  以班额为自变量,对同伴关系分数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发现,小班额班级学生同伴关系好于大班额班级学生同伴关系( 见图 1) ,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t = - 22.38,p < 0.001) 。该结果表明班额大小会影响中学生的同伴关系。
  2.2.2 性别
  以性别为自变量,对同伴关系分数进行独立样本 t检验,结果发现,男生同伴关系好于女生同伴关系( 见图 1) ,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t = - 3.34,p < 0.005) 。该结果说明性别会影响中学生同伴关系,与田海霞的调查结果一致。
  2.2.3 学生职务
  以学生职务为自变量,对同伴关系分数进行 t 检验,结果发现,班干部同伴关系好于普通学生同伴关系( 见图 1) ,二者差异显著( t = - 2.83,p < 0.01) 。该结果表明,是否为班干部对学生的同伴关系影响较大。
  综合研究一结果,小班额的同伴关系较好,而大班额的同伴关系较差; 在班级中性别和学生职务也会影响同伴关系。 
  研究二
  无论大班额还是小班额,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教室内度过的。然而,教室里面摆放了不少的桌椅。调查发现,所有班级的桌椅都是秧田式排列,这样就会有排与列之分,即不同座位。那么在相同座位距离下,班额是否影响学生同伴关系? 在相同班额下,座位距离是否影响学生同伴关系?
  3.1 研究方法
  3.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包括两部分: 小班额 2 个班级,班额分别为 32 人和 33 人; 大班额有 58 人,仅 1 个班级,该班级超过国家规定的大班额标准( 56 人及以上) 。男性和女性分别占 57.72% 和 42.28% ,平均年龄为 16.47。
  3.1.2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同研究一。在研究二里,仍需计算同伴关系分数,计算公式同研究一。同时,还要计算每两个座位之间的位置距离。按照教室中座位位置的排和列引入二维坐标系,设排为横坐标 x,列为纵坐标 y,任意两个座位 A( x1,y1) 和 B( x2,y2) 之间的距离为: 
  3.1.3 研究过程
  研究过程同研究一。
  3.1.4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 2 × 4 被试间设计,自变量为班额和座位距离,其中,班额包括小班额和大班额两个水平,座位距离包括 4 个水平: 第一个水平下两个座位之间的距离为1.0、1.4、2.0; 第二个水平下两个座位之间的距离为 2.2、2.8、3.0; 第三个水平下两个座位之间的距离为 3.2、3.6、4.0; 第四个水平下两个座位之间的距离为大于4.0 的所有距离。因变量为同伴关系分数。
  使用 SPSS 20.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2 研究结果
  不同班额、不同座位距离下的同伴关系分数见图2。
  以班额和座位距离为自变量对同伴关系分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班额的主效应显著( F( 1,2669) = 35.06,p < 0.001) ,小班额同伴关系显著好于大班额( 见表 1) ; 座位距离的主效应显著( F( 3,2669) = 7.54,p < 0.001) ,进一步比较发现,座位距离邻近( 距离为1.0、1.4和2.0) 水平下的同伴关系显著好于其它三种座位距离水平,而座位距离相对较远的三个水平之间的同伴关系分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见表 1) ; 班额和座位距离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F( 3,2669) =0.22,p = 0.89) 。
  这些结果表明,班额大小会影响学生同伴关系,座位距离也会影响学生同伴关系,控制了座位距离变量后,班额大小依然会影响学生同伴关系,即在相同座位距离下,小班额学生的同伴关系依然好于大班额的同伴关系。
  总讨论
  4.1 小班额有助于发展同伴关系
  本研究发现,在相同座位距离下,小班额班级学生的同伴关系好于大班额。在小班额班级中,学生的凝聚力较强,而大班额班级的凝聚力较弱。凝聚力强的班级中,学生有较高的道德感,喜欢与同伴合作,喜欢帮助同伴,此外,在高的道德感的班级中,欺凌行为较少,学生之间彼此帮助,团结友爱。凝聚力强的班级中,学生喜欢参与班级的集体活动,而凝聚力弱的班级中,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的积极性较低。因此,在凝聚力强的班级中,学生会通过班级各种活动建立同伴关系。
  此外,与大班额相比较,小班额的教室环境可能更有利于学生发展同伴关系。在小班额教室里,桌椅相对较少,摆放整齐。从横向来看,列数较少,过道较宽;从纵向来看,排数较少,桌子与桌子的前后间距较宽,学生进出座位非常便利。然而,在大班额教室里,桌椅相对较多,摆放凌乱。从横向来看,列数较多,一般为8 列,有的教室甚至出现 9 列或 10 列,教室两侧各 2列,中间 4 列,有的中间 5 列或 6 列,有 2 条过道,过道很窄,一个人在过道上穿行比较费劲; 从纵向来看,排数较多,一般有 8 排,有的教室讲台两侧还增加 2 张桌子,每两排之间间距狭窄,里面的学生想出去时,需要费劲地“挤”出去。因此,小班额教室环境相对良好。
  综上所述,小班额有利于同伴关系的建立。
  4.2 座位邻近有助于发展同伴关系
  德国心理学家在 20 世纪 20 年代提出的格式塔心理定律认为,人们喜欢对物体按其整体性来认识,而不是按其构成元素孤立地来认识。格式塔心理定律包括邻近性原则和相似性原则等,其中邻近性原则是指空间上彼此接近的物体容易划分为同一组。
  本研究发现,无论小班额还是大班额,都是座位邻近的学生同伴关系最好。事实上,人在建立友谊关系时,也会使用邻近性原则。也就是说,空间距离邻近的人们更容易建立友谊。Festinger 在 1950 年通过实验发现,住在同一层楼的人比住在不同楼层的人更容易建立友谊; 住在同一层楼里面的人,住的越近,越容易建立良好关系,例如邻居比相隔 1 家、相隔 1 家又比相隔 2 家或多家更容易建立友谊。Hare 和 Bales 通过实验发现,空间距离越近的人密切交流的机会越多。由此可见,空间距离邻近的人们容易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或友谊。
  4.3 担任班干部职务有助于发展同伴关系
  此次对高三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干部的同伴关系好于普通学生的同伴关系。同样,对于大学生而言,担任过班干部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好于普通大学生的人际关系。Yi 等人也发现,在人际交往方面,学生干部的共情能力要比普通学生更强。
  从领导特质来讲,Stogdill 曾调查发现,领导与普通人在特质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能力、成就、参与和地位上,参与又包括积极主动、社交、合作、适应性和幽默; 后来,Sejeli 等人比较了成功领导和失败领导在特质方面的差异,发现人际交往能力差是失败领导的主要特征之一,该结果也得到了其他研究者的支持。因此,人际交往能力较强是领导的重要特质之一。在一个班级中,学生干部往往喜欢人际交往,遇到同学有事情,会比较主动热情地提供帮助。
  从工作的角度来看,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干部主要起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即上传下达、辅助教师完成一些任务等。例如,班长传达教师安排的春游,具体操作事项由班长负责,班长或直接管理同学,或再分派给各小组长,那么班长自然与同学之间接触的机会较多,小组长和其小组成员接触的机会也较多; 还有平常各个课代表收发作业,也能够增加与同伴接触的机会。因此,与普通学生相比较,学生干部与同伴接触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多。
  综上,学生干部可能具有领导的潜质,同时又在学校学习生活中与同学交往相对较多,这可能使得学生干部比普通学生的同伴关系更好。
  4.4 同伴关系存在性别差异
  本研究发现男生的同伴关系好于女生的同伴关系。针对该现象,需要探究男女的脑机制是否存在差异。
  从胎儿开始,男女已经存在差别。通过核磁共振检测发现,在妊娠中期男性胎儿和女性胎儿的脑叶皮质发展很相似,但是在妊娠 18 周以后,男性胎儿和女性胎儿在局部的白质体积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模拟社会互动感知实验发现,从行为结果来看,男性互动感知比女性更准确; 从核磁共振结果来看,男性主要在右侧颞上回、双侧枕叶、后扣带皮层和楔前叶区域激活程度更高,女性主要在右侧额叶下皮层区域激活程度更高。还有研究通过分析男女大脑半球之间的联结模式发现,男性主要是在每个半球之内联结比例更高,而女性是两个半球之间联结更密切。对成年男性和女性进行脑结构和脑功能检测发现,在灰质体积、脑区同质性和脑功能连接上,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差异。综上,脑机制研究发现,男女在胎儿时期大脑一些区域的发展就已经存在差异; 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成年男女大脑的探究发现成年男女的脑结构和功能也存在差别。这些差异可能导致男女在社会认知和行为等方面存在差异,进而男生与女生对待其他学生的行为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最终使二者的同伴关系呈现较大的差异。
  结论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 小班额班级学生的同伴关系好于大班额同伴关系。
  (2) 男生的同伴关系好于女生的同伴关系。
  (3) 学生干部的同伴关系好于普通学生的同伴关系。
  (4) 座位邻近的学生之间的同伴关系好于座位远离的学生之间的同伴关系。
  (5) 在相同座位距离下,小班额学生的同伴关系依然好于大班额同伴关系。
  建议
  6.1 地方教育部门应重视缩减班额
  本研究结果发现,小班额更有利于学生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而大班额则不然。然而,全国班额的最新统计显示,我国的大班额现象还比较严重,因此,各地教育部门应重视缩减班额。在调研中发现,同一个城市或县城,有的学校学生数量较多,班级较多,班额较大; 而有的学校学生数量较少,班级较少,班额较小。在调研中还发现,有一个县城,不同中学的班额基本一致,均未超过国家的班额标准。首先,各城市里的各区或者各县应统一调配师资等资源,使本区或本县各个学校资源相当,避免因家长和学生择校而导致好学校出现大班额、薄弱学校出现小班额的现象; 其次,在同一普通学校,各个班级的班额设置应尽可能相同。
  6.2 班级中应定期调换座位
  无论大班额还是小班额,都是座位邻近的同伴关系较好,而座位远离的学生之间的同伴关系较差。因此,教师应注意定期调换学生的座位,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与其他同学座位邻近。在调研中发现,学生座位均是秧田式排列,有的班级是按照个子高低编排座位,过几周或者几个月将列与列交换; 有的班级是按照学习成绩编排座位,每次考试结果出来以后,根据成绩重新编排座位。这些调换座位的方法较少改变学生相邻的同伴。针对这些现象,首先,教师应考虑变换桌椅摆放模式,如秧田式、圆桌式和 U 型等; 其次,教师应考虑多种编排座位的方式,可以按个子高低的方式,也可以抽签,还可以自由组合等,也可以根据课堂任务要求调换座位位置。
  6.3 学生应轮流做班级干部
  从调研结果来看,学生干部的同伴关系明显地好于普通学生。还有研究发现,学生经过做学生干部的训练,领导能力会得到提高。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同伴关系,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每名学生的领导特质; 其次,教师要采取适当措施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做学生干部,例如,班长 1 人 1 周,小组长 1 人 1 周等等,一定要避免一人身兼数职。
  此外,为使男女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在设置班级时,应尽量平衡男女生比例。 
  来源|《中国特殊教育》2021年第5期
  作者|马艳云(中国教科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