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洪帅:论一课多歌 / 曲——基于顺序性音乐教学 12 年研究掀起的课堂变革

时间:2021-04-21 来源:《中国音乐教育》 浏览量:264 【 浏览字体:

  2015 年 8 月,笔者在贵刊发表《论“每课一歌 / 曲” —基于顺序性音乐教学研究》 一文。在 2013 年、2015 年、2017 年、2019 年连续四次观摩研讨活动的推动下,顺序性音乐教学掀起的课堂变革在得到越来越多同行、教师、领导的关注和认可的同时,对“一课一歌 / 曲”教学方式及其价值观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反思。在这里,笔者仅列举两位有代表性的同行观点与大家分享。

  其一,杜宏斌先生于 2019 年 5 月在贵刊撰文《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生本课堂(下) —“第八届中小学优秀音乐课展示与培训活动”启示录》,针对活动中许多执教教师对歌曲教学的认识仅停留在“一课一歌”的固定模式这一现象,一口气提出了 4 个反问。

  其二,同年 6 月,缪裴言先生在贵刊撰文《试论背唱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应用》,针对薄弱、低效的学校音乐教学,再次将问题的矛头对准了“每课一歌”“学一首放一首”等现象,并提出了建议。 

  两位同行虽然在年龄、教龄上有较大差异,但为何在对待这一问题时的态度和认识上却如此“志同道合”呢?恩师王安国教授讲得好 :“音乐的美或学生的音乐素养,不是靠说的,也不是靠贴标签贴出来的,而是在日积月累中培养出来的。” 这或许就是两位先生不约而同的“答案”。

  对于学校音乐教育而言,通过日复一日、课复一课、年复一年的音乐课,通过经典音乐作品的持续涵养和熏陶,通过音乐教学的大概念、基本问题、关键学习点上的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学以致用、持久理解和结构性贯连,音乐素养的获得自可看得见、摸得着、可留下、带得走,螺旋递进、积少成多、铢积寸累、与日俱增。而这,并非“一课一歌 / 曲”教学方式所擅长。两位同行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一课一歌 / 曲”教学方式及其价值观提出的批评和反思,可谓异口同声、一针见血。他们所提出的若干教学主张,比如“一堂课学多首歌曲”“一首歌曲在多节课反复复习和巩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进行教学”……恰与顺序性音乐教学倡导的“一课多歌 / 曲”教学方式的理念不谋而合。“一课多歌 / 曲”是笔者带领团队根植基层音乐课堂 12 年,在教与学方式上实现的“从 0 到 1”的革命性创新。

为什么笃定“一课多歌 / 曲”?

  (一)何谓“一课多歌 / 曲”

  “一课多歌 / 曲”是指立足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和教师能力特点,在音乐课上有序围绕大概念引领下的若干关键学习点形成“红线贯穿”,再根据建构起来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教材并有序展开、充分关联,将已学和新学的多首歌曲、乐曲通过好玩儿、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以致用等环节,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独立地实现整体学习(听、动、唱、读、创、写、奏一样都不能少),做到在游戏中习得、在积累中关联、在贯通学习中创造,自然而然地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课程中的关键学习点,深化其情感体验,阶段性、内在性、结构性升华对音乐作品传递出来的对人和世界的持续理解。

  (二)“一课多歌 / 曲”是扎根中国大地的课堂变革之需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那么,何谓“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新时代强调“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有何深意?对此,笔者的理解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基本国情出发,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出发,将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发展之路。那么,对于普通学校音乐课堂教学而言,我们的实际是什么?又如何认识和把握我们的实际呢?

  相较音乐课而言,语文课、数学课、体育课几乎天天都有固定的课时、课业,并有家长督促,其学习的连续性、整体性和结构性均有保证,而音乐课则不然。我国中小学校的音乐课并非天天都有,一周一至两课时是常态,且常常相隔数日 ;音乐学科是非高考科目,加上中小学音乐教师很少留作业,课内、课外“两张皮”,学校、家庭和社会彼此脱节 ;音乐课上使用的国家教材以人文主题为统领,其教学内容难免出现难易倒挂和梯度衔接无序的情况 ;加之中小学音乐教师忙碌不堪、专业素养不足……

  上述实际情况表明 :第一,只有下大气力把音乐课衔接起来,在宏观和微观上彼此观照,使学期、学年、学段的音乐课始终保持承上启下、有序链接,才能确保每一节课都有实实在在的获得,在全部课时上实现音乐素养积少成多、整体性发展 ;第二,只有下大气力把经典作品循环起来,更加突出结构性学习,强调作品自身诸关键学习点由易到难、阶段施教,作品之间诸关键学习点循序设计、“红线贯穿”,才能用关键学习点的多维度整体学习支撑起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兴趣态度的习惯养成 ;第三,只有下大气力让音乐学习好玩儿起来,更加注重歌唱游戏获得的具身体验,关联教学和记忆提取所产生的成就感,适度安排富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有设计地调换作品以保持体验参与的新鲜感,积极关注学生已学、已知、已有经验的温故知新和深度提取,关注旧学、新学的关联设计和即兴创作,关注精细学习的有意义迁移和创造性应用,关注音乐表现和精准指导的课内外一体,关注课堂延伸、问题解决的情境转换和价值再现……才能确保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到渠成,获得内心深处的持续喜欢,并在主观上愿意参与、能动践行,可以自由沟通和表达理解。

  如此这般,新时代的音乐课堂不仅能够牢牢扎稳并发展学生音乐基础素养的根基,还可在教与学上形成内外衔接、横纵交叉、螺旋递进、结构有序的发展整体,从而融会贯通课内、课外两个课堂,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可利用资源整合起来,实现互联互通,协调服务于学生音乐素养的高质量发展,彻底改变“一课一歌 / 曲”零碎散乱、被动粗糙的审美培养方式和人文教化习惯,彻底转变只见一节课、一首作品,或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案为中心的狭隘主义音乐课堂教学价值观。

  (三)“一课多歌 / 曲”是遵循美育特点的教学变革之需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对于音乐学科教学而言,如何理解、做到“遵循美育特点”,笔者以为,至少要做到三个遵循—遵循音乐教育教学基本规律、遵循学生音乐学习基本规律、遵循音乐艺术发展基本规律,这正是“一课多歌 / 曲”教学方式获得成功的根本法宝。

  1. 遵循音乐教育教学基本规律

  “音乐,既然是一个学科,一门必修课程,其自身就有循序渐进、温故知新、螺旋递进、学以致用、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知行合一等教育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 “一课多歌 / 曲”的课堂,始终聚焦对每个学生的音乐感性能力、审美表达能力和人文理解能力的整体培养,突出育人导向,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精进施教,在有序的辩证联系中寻求整体教学,引导音乐课堂回到常识、回到规律、回到基础、回到价值,实现美育生活化和生活美育化。研究表明,只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基本原理,坚持学习者为中心,坚持系统培养,坚持深度学习,坚持价值导向,坚持科研引领,才能整体变革音乐课堂教学,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听到大自然的泉水叮咚和鸟叫虫鸣声,才能让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有音乐。这是我们花了十多年时间探索出来的,是对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教学规律性认识的深化。

  2. 遵循学生音乐学习基本规律

  学生是怎样参与音乐的?他们又是怎样学习的?如何证明他们学会了?他们的学习动力、机制、策略和习惯到底是什么?……这些始终是顺序性音乐教学重视的问题。2008 年始,我们就将关注点放在了不同阶段学生可能喜欢的音乐上,关注他们如何习得、学会音乐,以及如何持久获得音乐理解。经多年研究,我们发现 :首先,学生更愿意通过“玩乐”的方式,亲近那些熟悉的童谣、歌谣、民歌、乐歌、古典音乐,在忘我、持续地体验中接近优秀的创作音乐和其他类型音乐。其次,学生更愿意依靠天性亲身参与,如果能够顺势而为,增强吸引力,那么能动学习的结果自然水到渠成。其中,音乐游戏、班级合唱的养成性练习至关重要。当然,还要包括师生完美的示范、多样沟通和教学相长,愿意给学生时间去体验、去试做、去创造,允许他们一定程度地去“闹”,用独特的办法解决具体问题,发自内心、自然流畅地表现音乐,勇于表达、分享属于他们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有玩有乐、有自由有欣赏、有成就有挑战和有陪伴有温度的。

  3. 遵循音乐艺术发展基本规律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有秩序的音响,唤起人的美感反应,激发人的情感和意志,实现思想和感情的互动交流。研究表明,作为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人类对音乐的感悟、理解、表现和创造,根本上还是要通过聆听—具身体验,才能最大限度地唤醒自我、发现自我和激发自我 ;通过学会、勤练和常演,音乐才最有可能进入个体和社群的生活世界。经过 12年研究,“一课多歌 / 曲”在遵循音乐艺术发展基本规律上总结出了五个经验 :(1)坚持声音先于符号,强调感性舒展 ;(2)坚持先行后知,注重深度体验 ;(3)坚持过程导向,关注独立、持续理解 ;(4)坚持审美引导,富足精神表达 ;(5)坚持深耕人文,塑造美好心灵。作为顺序性音乐教学一以贯之的一套价值体系,这五个坚持的根本逻辑,就是要用音乐的价值实现育人目标,矢志不渝地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独立地获得音乐的价值。这是顺序性音乐教学的根本落脚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笃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基本遵循。

  怎样有效推进“一课多歌 / 曲”

  对于普通一线音乐教师而言,如何有效践行“一课多歌 / 曲”,在操作中体悟这种教学方式的价值所在呢?笔者认为,比较快捷的实践方式是一边试做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践行,如此循环往复。在这里,笔者选用顺序性音乐教学一个典型案例,以示范和说明。

  首先,要建立起以发展学生音乐素养为导向的基本理念,时时刻刻把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素养和关键能力置于心头,一步步实现音乐价值育人、立德树人。其次,要明确从“内容标准 + 表现标准”形成“正向 +逆向”的一体化策略着手教学设计,即从音乐课程标准出发,对接学生所在学段、学年音乐素养“表现标准”,围绕学生的“学”,着眼教师的“教”,精选教学素材精进施教。最后,要做好教学案头工作,即立足音乐分析,明确问题导向,抓住关键学习点,实现“红线贯穿”,展开多歌多曲教学,在持续深化对学科基本问题的把握中获得对大概念的持久理解,高质量实现课堂教学。

  (一)立足音乐分析,明确问题导向

  音乐分析是优秀音乐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是顺序性音乐教学操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教师推进音乐教学转向深度、精进、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亦是践行“一课多歌 / 曲”、实现大概念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谱面分析、技术分析和人文分析是音乐分析由外而内、逐层深化、互为支撑的基本结构要素。

  比如,《是谁在敲?》( Who’ s That)一课。经音乐分析我们发现,这首美国儿歌在构思、发展和艺术组织上很有特点,其展现的童趣、想象和鲜活的生活气息值得关注。从谱面上看,无论是标题、调式、节拍、音域和体裁(问答歌),还是一字一音的歌词安排、敲窗敲门的力度对比、简单重复的节奏设计和方整的句法关系,这首作品均适用于这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从技术上看,d—s 开放式的主—属音调与 s—d 收束式的属—主音调的连接,在旋法上形成了前跳进后级进、前“松”后“紧”的特点,为标题中的疑问创设了“巨大”的悬念,而且音调规整、起伏有致,尤其是 I—V 和 V—I 的和声结构亦进一步增强了学生“问—问—答—答”歌唱游戏的参与度和即兴问答的想象力。从人文角度看,作品抓住了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问答形式,以歌唱游戏的口头即兴方式直观呈现在我们面前,不仅突出了音乐问答句式结构的形式美感和生活美育化的人文情趣,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并通过不同主角在敲窗或敲门上力度的细腻变化,反映出学生对身边亲人性别和性格特征的夸张想象。

  (二)抓住关键学习点,实现“红线贯穿”

  关键学习点是在学科教与学活动中,立足学生发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和完成具有奠基、支配、引领、启迪作用的具体认知任务,以支撑起获得真实体验和深度理解的学习过程的发生,使其获得的音乐素养看得见、摸得着、可留下、带得走。抓住关键学习点,不仅是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习上的具体化,还是优秀音乐教师精进施教的重要教学技能,是顺序性音乐教学操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践行“一课多歌 / 曲”、实现大概念教学的重要技术。

  为此,授课教师精选了七首经典作品,承担关键学习点和“红线贯穿”的教学任务,包括《拉小手》(歌唱游戏,激发学生兴趣、稳定拍感和 s—d、d—s 的主—属音高模唱),《闪烁的小星》(关联复习,关注“ddss”形式问句,裁截最后一句,留下“mmrrd”做形式答句,试图引导师生即兴唱作),《是谁在敲?》(新学部分,关注问句—答句、力度对比和即兴填词),《小步舞曲》(放松,动作欣赏,强调 d—s 的主—属音调在听觉上的感性积累),《我今天上学喽》(记忆提取,声部游戏,有挑战复习),《粉刷匠》(学以致用,声部游戏,有挑战复习),《在农场里》(与《是谁在敲?》 对比学习,学用延伸,声部游戏,有挑战复习)。

  (三)把握基本问题,导向大概念理解

  在这节课上,无论是强调主—属关系的音调框架或问句—答句的调式落音,抑或 I—V 和 V—I 的和声结构,实际上都是对“把音乐作品视为一个基本结构及其延长以展现音乐艺术统一变化原则”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解。也就是说,对于经典音乐作品而言,不管是西方的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不管是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还是新潮音乐、当代音乐,抑或是优秀的流行音乐、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戏剧音乐、多媒体音乐作品等,都可概括为是一个基本结构的一系列“延长”。其中,基本结构一般表现为和声进行,“延长”则更多体现在对位上。

  前文谈过,这节课或前一课、后一课所选用的经典作品,实际上都有意无意地围绕着 d—s 这个主—属音调展开并贯穿到整个单元教学中。通过多种游戏化的活动设计,有序引导学生持续体验主—属音调关系的听觉习惯,持续强化对 I—V—I 这一基本和声进行的音响理解。《是谁在敲?》这首调性音乐作品,从头到尾都在 s—d 的音高框架内“固化”地展开,m—r— d 下行级进的结构线条亦十分典型,特别是极具概括和统领作用的 I—V—I 的结构化和声,不仅构成了音乐在前进运动方向上的结构框架(即便乐句中间出现 I—Ⅱ—V—I 的和声进行,Ⅱ级和弦更多起到的是润饰作用),而且在调性框架上也实现了精准概括。实际上,对于调性音乐而言,主—属—主关系在和声上有着奠基性或主导性的结构功能,且在旋律上不断地重复和强调其调性的核心、倾向和凝聚,这些都在凸显音乐艺术统一原则的核心逻辑。与此同时,在作品的旋律、和声或对位上,不管呈现出怎样的和弦展开,比如经过和弦、倚音和弦、延留和弦或邻音和弦等,只要在和声进行的诸成员间起着延长和装饰的作用,它们便可被称之为基本结构的延长,即对位和弦或延长和弦,而这正是音乐运动中那些富有色彩、展现多样变化或具有润泽装饰、锦上添花之用的色彩音。

  这节课上精选的 7 首经典作品,无不围绕于此,引导学生集中精力获得对这一基本问题的精准强化和理解。如果我们把这节课放大,将其置于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即 12 年 594 个课时的音乐学习中(如果音乐课可以做到开齐、开足),那么笔者相信,在教师的精准指导下,通过这一基本问题所不断激发和持续构筑起来的关联能力、迁移能力和在新的情景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学生自可水到渠成地不断深化对这一大概念,即“音乐作品是一个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有机贯串的凝合整体,‘一个能够被聆听被领悟的整体’”的持久理解,这恰恰是我们音乐学科最值得抓住、最该培养起来的关键能力和核心思维之一。 

结语

  2017 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上撰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要“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04 年至今,笔者深入实地调查、剖析了“一课一歌 / 曲”教学方式流行的原因,以及学生在上了多年音乐课后,依然有“音盲、谱盲、乐盲”这一悖论,着手解决我国基础音乐课堂教学价值观、过程观和评价观出现的种种问题。据此,笔者秉持站在中国大地、遵循美育特点的态度和方法,带领团队进行了一项持续十二年的顺序性音乐教学研究。经过不懈努力,“一课多歌 / 曲”日臻成熟,其倡导的日积月累、水到渠成、舒展感性、价值育人的基本理念正深入人心,深度学习的整体解决方案正在实验区持续落地,让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有音乐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笔者真诚希望以此助力我国基础音乐课程改革快步向前,迎头赶上,适应未来需求。 

  来源|《中国音乐教育》2020年第10期

  作者|许洪帅(中国教科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