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万金、苗小燕、官群、张冲:中国中小学阶段家庭幸福感现状调查与教育建议

时间:2020-09-21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浏览量:287 【 浏览字体:

  摘要:家庭幸福是社会幸福的基石,是个体幸福的温床。家庭幸福是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保障。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幸福家庭研究成果基础上,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家庭幸福感问卷和量表的结构和题项,进行量表设计和题目编写,通过德尔菲法初步确定各题项。从辽宁省、山东省、北京市、上海市、安徽省、重庆市、浙江省和广东省选取9个有地域代表性的城市,抽取3年级及以上中小学生为测试样本,共收回有效问卷为4527份,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确定中国中小学生家庭幸福感量表由5个分量表构成,含15个维度,共66个项目。经检验,五个分量表和总量表的信度效度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中国中小学生家庭幸福感的测评工具。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家庭幸福感 量表编制 信效度

  1 引言

  幸福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一端连着个体一端连着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中间桥梁作用。因此,家庭建设备受国内外高度重视。提出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并开始将每年515日设定为国际家庭日”(InternationalDay for Families),以提高全世界对家庭的重视。中国自古就有家和万事兴的家训,这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地位的重要写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庭建设经验总结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建设,多次要求“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1]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6年在全国开展启动了幸福家庭推选活动,“中国幸福家庭促进计划”也在全国启动。

  家庭幸福感是指家庭成员在个体和家庭层面互动中对家庭安乐、如意的主观感觉和认识,是家庭成员健康、快乐、有成综合体验的集成。家庭幸福是社会幸福的基石,是个体幸福的温床。家庭幸福是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保障,是家校共育、奠基幸福人生、幸福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建设幸福家庭,为孩子提供幸福港湾,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重要支撑,不仅具有深远历史的意义,也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

  *本文是大红鹰dhy8866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 幸福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心理学研究(批准号:GYH2019021阶段性成果。量表编制得到美国耶鲁大学Paul,佛罗里达州立大学Wagner,英国考文垂大学Julia等国际幸福教育联盟多位专家教授、国内各地数据收集学校以及北京中美英教育咨询中心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谢。

  **孟万金,大红鹰dhy8866,博士,教授,博导。E-mail:1085760333@qq.com

  ***通讯作者:张冲,大红鹰dhy8866,博士,副研究员。E-mailzhangchongchina@126.com

  2 家庭幸福感及其测评研究述要

  2.1 国内相关研究

  检索中国知网中探讨家庭幸福的文章,可以发现大量相关文章,但是专注家庭幸福内涵、结构要素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入系统研究并不多见。我们精选如下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以略窥一斑。

  2013“中国家庭幸福感”联合调查结果[2]显示,感觉幸福的家庭超过三分之二 ,这些幸福家庭都有下面一些共性:一是家庭成员身体健康,二是家庭总收入丰厚,三是人缘好,四是学历较高,五是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感较高,六是享有较好的医疗保障。通过对连续三年(201120122013)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不难看出影响家庭幸福感的第一要素是健康状况,第二要素是收入状况,第三要素是教育状况,第四要素是人际关系状况,第五要素是安全感状况,第六要素是人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状况,第七要素是与邻里家庭的对比状况,第八要素是夫妻性生活和谐状况。 其中“大健康指数”已连续3年成为监测幸福感的首要决定因素,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日益受到国人的关注。2014年的《北京市家庭幸福调查》[3]结果发现,总体而言,北京市家庭幸福感水平较高,但是仍有2030%左右的家庭感到并不幸福。其主要原因是家庭收入、居住面积、居住条件、居住区位不理想。这说明家庭的幸福首先需要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经济保障。当然,对经济收入的主观感受,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对绝对收人的满意感,一是对相对收入的满意感,也就是尽管绝对收入不太理想,但与相关人比较时却还感到满意。这二者都会影响家庭幸福感。

  有人从家庭心理需求角度来揭示和解释家庭幸福感,指出中国家庭共有下列5种基本的心理需求[4]:一是生存与繁衍,主要指生命延续和种族延续,在社会上能够维持生计,这是基本生活和传宗接代所必需的;二是“安康”,主要指安全、安心和健康,不被疾病和烦心事所困扰,这是生活舒适安逸和康宁的标志;三是“和睦”,主要指家庭内部成员间之间相互理解和支持,和谐共处,同心同德,有共同愿景和追求,能够能够换位思考,很少奋起纷争,这是家庭内部情感互动的需求,既包括一般家庭成员之间基本的和谐关系,也包括夫妻间的亲密和谐关系;四是“荣耀”,主要指家庭享有令他人羡慕和令家庭成员引以为自豪的家庭声望和地位以及能够彰显光宗耀祖的事情,这是家庭成员共同的荣誉感和尊严感。五是兴旺,主要指人丁兴旺和事业发达,子女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整个家庭有光明的前景和美好未来。

  以上观点和研究结果,虽然没有形成专门的家庭幸福感测评工具,但是对编制中小学生家庭幸福感量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2 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在家庭幸福感研究及量表开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诸如家庭满意度量表、家庭归属感量表、父母态度量表、家庭评价量表以及主观幸福感量表已经研发出来,这对家庭幸福感研究和测评具有建设性作用,但它们只是涉及到家庭幸福感的有限方面,并未形成专门系统的整合性的家庭幸福感测评工具。

  Peisher, Ann, Meg Sewell and Ray Kirk. (2001)在《家庭支持计划》中提出了“家庭幸福感”的12个分项,分别是:住房、养育、共同生活、食物和营养、健康和保健、教育和工作、钱财、交通、孩子教育、家庭关系、孩子的行为 [5]Yupa Jewpattanakul, Rutja Phuphaibul等(2010)对13-18岁儿童青少年家庭幸福感的跨领域研究发现,家庭凝聚力、邻居性格特点、婚姻调适对家庭幸福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婚姻调适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家庭凝聚力对家庭幸福感产生显著正向间接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婚姻调适和亲子关系对家庭凝聚力具有显著正向直接影响。而家庭生活事件以及亲子关系通过家庭凝聚力对家庭幸福感的间接影响并不显著[6]。可见,国外用以测评家庭幸福感的维度通常包括:家庭结构、健康、关系和联系、经济保障、住房、安全和环境、技能、学习和就业、尊严和归属感[7]

  最近,Kenan Tastan , Pinar Fakirullah, Cuneyt Ardic2018)研发了一套“主观家庭幸福感量表”(subjective family happiness scaleSFHS)。经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得出二因子模型,第一个因子是“幸福”,第二个因子是“不幸福”。全量表包含13个题项,采用5点计分,总分越高代表家庭幸福感越高[8]。但是,该量表是专门对18岁以上人员的测评工具,并不适合中小学生。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专门针对中小学生家庭幸福感的测评工具。

  3 量表研发

  3.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有关家庭、家风、家教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贯彻落实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家庭、家风、家教的思想精华,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提供家庭支柱。

  3.2 题目编制

  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幸福家庭研究成果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家庭幸福感问卷和量表的结构和题项,进行量表设计和题目编写,通过德尔菲法初步确定了117个题项。题目编排经过了非系统化随机处理。采用Likert 5点计分,“非常不符合”计1分,“非常符合”计5分。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确立量表结构,完成项目分析。

  3.3被试选择

  用区域抽样的方法从辽宁省、山东省、北京市、上海市、安徽省、重庆市、浙江省和广东省选取9个城市,覆盖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省份,抽取其中4975名中小学生作为施测样本,得到有效问卷4527份,有效回收率为91%。其中3-6年级小学生样本量为1501,初一级以上中学生样本量为3026。男生2231人,占49.3%;女生2296人,占50.7%

  3.4数据处理

  首先检查数据,删除按规律作答和数据缺失率在30%以上的被试数据,采用系统均值法对缺失数据进行填补。然后使用SPSS23.0统计分析工具,对量表题目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后使用AMOS17.0工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4 结果与分析

  4.1项目分析

  为了分析项目区分度,我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临界比值(CR),将各个维度的总分按照由高到低排序,取前27%受测者作为高分组,取后27%受测者作为低分组,检验高分组被试和低分组被试每个题项得分的平均分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发现,两组在每个题项上的平均分差异均极其显著(p<0.001),说明各题均具有良好的鉴别力。二是题总相关,计算每个题项与每个维度总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家庭教育维度的题项15111322,家庭健康维度的题项1618222327,家庭关系维度的题项1023与其相应维度总分相关系数小于0.3p<0.001),故予以删除。其余各项目与其所属维度总分的相关系数均在0.31~0.76之间,且都达到极其显著(p<0.001)的水平。

  4.2 探索性因素分析

  把全部数据随机分成两组。一组2264人,另一组2263人,分别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抽取因子,采用最大变异法进行旋转。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结合碎石图,对因子数量进行自由探索;然后结合理论构想,最终确定因子个数。删除的项目包括:因子载荷量小于0.3的项目、在多个因子上的载荷大于0.3的多重负荷题目以及不符合维度的操作性定义题目、意思相似的题目。删除一题就重新探索一次,逐步确定分量表因子结构,最后得到5个分量表:家庭经济、家庭健康、家庭关系、家庭教育、情绪体验。

  4.2.1量表:家庭经济

  家庭经济是指家庭经济收支状况,尤其是改善状况,它是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的基本保障,因而是家庭幸福的重要支撑。中国传统的“五福观”的第二福是富贵,把富摆在了贵的前面或者说富通向贵,重点就是强调经济的重要性。人们常说,缺什么不能缺钱,说明大众充分认识到经济对幸福生活的至关重要性。

  家庭经济是一个主观感受的相对指标,并不是一个绝对指标,也就是说,不是家庭经济越好就一定越幸福。当经济与幸福关联时,二者同步上升期是在经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进程中最为明显;但当经济基本满足生活需要以后,二者就不再同步上升了,这时会出现一个分离点。所以,对于家庭经济状况,关键是家庭经济功能定位、期望值、收支、纵向对比、与邻里或攀比对象的对比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性主观感受。如果收入低,但是支出高,生活拮据,家庭幸福感肯定不高;如果收入实际不低,但是收入期望值却太高,对收入的满意度低,家庭幸福感也高不了。如果收入不低,但是与邻里或攀比对象对比,差距太大,也可能会导致幸福感不高。可见,家庭经济状况首先需要科学合理的定位。

  KMO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为,KMO=0.799Bartlett球形检验p<0.001,说明数据适合做因素分析。经过旋转,共抽取了2个共同因素,可解释总变异量为68.3%,共包含7个项目。将因子一命名为“家庭居住条件”,将因子二命名为“家庭收支”,各个题项在两个因素上的因素负荷量见表1。“家庭居住条件”是家庭经济状况的一个代表性的硬指标,俗话说“安居乐业”,也就是说要快乐地生活工作,首先要“安居”,这里至少有两个含义,一是要有居所,二是居所安逸。“家庭收支”是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动态把握,按中国传统消费观和节约观,花未来的钱还没有被广泛接受,因此,在两者之间建立最佳调节点,既不要入不敷出,也不要只进不出,“月光族”当然也不是最佳的。收支之间的最佳调节点需要各家具体把握,但基本原则应该是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基础上,要有适当合理的积蓄,以应对生活的意外急需。

  4.2.2量表:家庭健康

  家庭健康是指家庭成员的身体和心理正常,没有身体和心理疾病或障碍。健康是幸福的前提条件和载体,没有健康也无从谈幸福。中国传统的“五福观”的第一福是长寿 第三福是康宁,其实质都是强调健康的重要。因病致贫的家庭往往导致家庭的不幸。所以,常言道,有什么不要有病,充分说明大众清醒认识到健康对幸福有多么重要。

  家庭健康涉及学生和家长两方面,每个方面又包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KMO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为,KMO=0.920Bartlett球形检验p<0.001,说明数据适合做因素分析。经过旋转,共抽取了4个共同因素,可以解释总变异量的57.9%,共包含15个项目。将因子一命名为“学生心理健康”,因子二命名为“学生身体健康”,因子三命名为“父母身体健康”,因子四命名为“父母心理健康”,各个项目在四个因素上的因子负荷量见表1。四个健康因子概括了家庭健康的最重要的方面,也是影响学生家庭幸福感最直接的因素。当然,其他家庭成员的健康也很重要,比如祖辈的健康、兄弟姐妹的健康,也会影响家庭幸福感。由于当前核心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和子女,且多为独生子女,所以,家庭健康主要聚焦在父母和学生身上。

  4.2.3量表: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家长通过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对孩子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培养和影响等,也包括家庭教育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家庭教育优劣直接影响中小学生家庭幸福感。

  中国自古就重视家庭教育,“孟母三迁”佳话流传至今,就说明了这一点。民间对联“上联:福寿康宁吉祥门第,下联:温恭俭让忠厚人家。横批:乐安居”。深刻揭示了家庭幸福与家庭建设尤其是家庭教育的密切关系。所以,人们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积财不如教子”,在某种程度上把家庭教育对家庭幸福的作用摆在了家庭经济的上面。

  KMO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为,KMO=0.876Bartlett球形检验p<0.001,说明数据适合做因素分析。经过旋转,共抽取了3个共同因素,可以解释总变异量为的65.8%,包含12个题项。将因子一命名为“教育理念”,因子二命名为“教育期望”,因子三命名为“教育投入”,各个项目在三个因素上的因素负荷量见表1

  “教育理念”决定着家庭教育方向、目标、内容、手段、支持力度和效果。同样是为了幸福,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会引导出不同的幸福之路,比如,“平安即是福”、“厚德载福”、“劳动创造幸福”、“幸福靠奋斗”、“为人民谋幸福”等等,这些正确导向自然对家庭幸福建设具有积极正确引导作用。“教育期望”是家庭成员对家庭教育效果的追求,拔苗助长或不管不问无疑都不利于孩子最佳发展。拔苗助长超越孩子能力水平,势必带来过重压力和负担,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甚至恶性事件发生,学生自杀事件屡禁不止,有些就是家庭教育不当、亲子关系严重不和导致的。“教育投入”决定着家庭教育投资的力度,既要满足孩子发展需要,又不能给家庭经济和孩子思想带来压力,这样才有利于全家幸福。过度的家庭教育投入不仅给孩子带来过重学习压力,也给家长造成不必要的经济焦虑,影响家庭幸福;过低的教育投入,欠下的家庭教育账,迟早也会偿还。因此,家庭教育投入要把握好

  4.2.4量表: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和谐融洽状况,标志着家庭成员的亲密度、凝聚力,它决定家庭的精神和文化氛围,良好的家庭关系是家庭幸福的温暖剂、润滑剂、催化剂。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和就是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的重要性。试想,夫妻之间关系不和谐,亲子之间关系不和谐,婆媳之间关系不和谐,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不能正常互动,反而分歧、抵触甚至敌对,更有甚者,冷战、热战,如何体验到家庭的温暖,哪里还有家庭幸福可言。

  KMO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为,KMO=0.918Bartlett球形检验p<0.001,说明数据适合做因素分析。经过旋转,共抽取了4个共同因素,可以解释总变异量的59.4%,共包含20个项目。将因子一命名为“冲突解决”,因子二命名为“情感关系”,因子三命名为“成长支持”,因子四命名为“个体自主性”。各个项目在四个因素上的因素负荷量见表1

  “冲突解决”指家庭成员及时化解关系危机的能力和策略,能有效防治冲突升级,化解隔阂和误会,使家庭成员团结一心,这就是常说的家和。如果家庭里经常冲突不断,而又无法化解,更无法避免,那迟早就会走向家庭的不幸,夫妻会走向离异,亲子会走向反目成仇,在这个恶化的过程中所有家庭成员体验到的只有痛苦。“情感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人是万物之灵,灵就灵在有情感。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情感基础,那就无异于捆绑在一起,捆绑不是夫妻,血缘也不是亲子情感的必然保障,所以,情感需要共鸣,需要呵护,需要培养。“成长支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进步。那种纯粹的自私心是要不得的,纯粹的奉献也是无法持久的,所以最好的成长支持是相互的、共赢的、共进的。“个体自主性”是指家庭成员在一家亲的集体背景下,具有彰显自我主张、个性特长和满足自我合理需要,甚至是隐私的权益。即便是一家人再亲,也要相互尊重,保持相对独立性。夫妻之间以及家长与孩子之间都要适当保持合理的心理距离,既不能把对方视为自己的私有产品随意摆布;也不能放纵对方视而不见,不管不问。在相互关心的基础上,要保障每个家庭成员的人格独立性。

  4.2.5量表:情绪体验

  情绪是心理与行为的发动机,是幸福的风向标。情绪体验是个体对家庭幸福感受的中介,任何幸福与不幸福都要通过情绪体验而感受。情绪具有两极性,积极的情绪体验必然导致幸福感的增强,消极的情绪体验必然导致幸福感的削弱。

  中国自古就重视情绪的作用和调控,提出了“七情说”,认为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但关键是要把握好情绪体验和表现的“法度”,即“中和”,,如果能保持情绪“中和”状态,天地就会各归其位,万物就会生长发育。可见,情绪对人类的共同追求、最终追求——幸福有多么重要。

  KMOBartlett球形结果为,KMO=0.856Bartlett球形检验p<0.001,说明数据适合做因素分析。经过旋转,共抽取了2个共同因素,可以解释总变异量的55.9%,共包含12个项目。将因子一命名为“负向情绪”,因子二命名为“正向情绪”,各个题项在两个因素上的因素负荷量见表1

  家庭幸福感是通过情绪直接体验和体现的,积极情绪显然是幸福的体验与体现;消极情绪肯定是不幸福的体验与体现。积极和消极情绪都是人之常情,人人都会有,家家都会有,关键是要善于调节。也就是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尽可能将积极情绪保持在多于消极情绪水平上,这就需要及时化解消极情绪,努力营造更多的积极情绪。当积极情绪大于消极情绪时,人们就生活在幸福状态之中;家庭就处于幸福氛围之中。

  1 中国中小学生家庭幸福感项目探索性因素分析表

题号

  Ⅰ家庭经济分量表

  题号

  Ⅱ家庭健康分量表

  题号

  Ⅲ家庭教育分量表

  居住

  条件

  家庭

  开支

  学生

  心理健康

  学生

  身体健康

  父母

  心理健康

  父母

  身体健康

   

  教育

  理念

  教育期望

  教育投入

 

  3

  .759

   

  21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