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局面——中国教科院成功举办系列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时间:2024-03-22 来源:党委办公室 浏览量:1259 【 浏览字体:

教育对外开放在国家战略和教育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条件,是建设国家高端智库的必然要求。中国教科院以“三高地一排头兵”为目标,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2024年开年以来主办了国际基础教育创新趋势论坛和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全球数字教育发展趋势与指数评价”平行会议两场重要国际会议,开展了7场双边会谈和1场圆桌会议,邀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专家在华开展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应邀参加国际会议,开展“人工智能与教育&人口与教育”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等,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2024年1月,在国际基础教育创新趋势论坛和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闭幕式上,中国教科院隆重发布《国际基础教育创新趋势报告2024》、“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和《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报告(2023)》三项重磅研究成果,引发各界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 CCTV、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光明网等10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专门报道和多语种发布。来自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欧数字教育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等近30位中外知名专家参加我院主办的会议并做专题发言,来自44个国家、8个国际组织外方代表120余人,以及来自国内高校、科研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代表近500人参会。会议的成功举办和重磅成果发布,为构建互鉴、可比、相互促进的国际教育新生态,用教育之光照亮文明之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积极力量。会后,OECD等相关国际组织代表期冀未来能够与我院围绕“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等领域展开进一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

为增进教育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1月中旬,中国教科院邀请来自OECD、英国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日本文部科学省、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等7个机构的11位外方专家,围绕“面向未来的评价”、“少子化背景下的教师资源配置”等主题来院开展双边交流活动。3月,邀请日本京都大学教育学院、联合国教科文东亚办公室(UNESCO)专家来院访问,围绕“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学生学习成果评价项目”等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未来合作方向。我院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研究所、教育评价与督导研究所、数字教育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所等12个科研部门研究人员参加上述双边会谈。与俄罗斯教育科学院联合举办“中国—俄罗斯:现代学校教师能力”圆桌会议,两国学者围绕“教育者在现代教育过程中的作用”等多个议题深入交流研讨,近百名中俄教师教育研究者以线上线下方式参会。

为加强我国一线教育工作者与国际顶尖教育专家的交流对话,我院特邀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PISA之父”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先生来华开展系列学术交流活动。1月20至30日期间,施莱歇尔先生结合PISA 2022的最新结果和主要发现,以“面向未来的评价”“基础教育创新趋势及未来发展”等主题,在北京、青岛、成都、深圳、上海等地举办多场学术讲座,与当地教育管理者、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进行深入交流。

2月下旬,应OECD与意大利教师与校长协会(ADI)的邀请,中国教科院派出访团赴意大利博洛尼亚,参加“寻找失去的意义:对新教育叙事的见解”国际会议,并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和“人口与教育”主题,访问了巴塞罗那自治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教育学院和OECD伊斯坦布尔中心,以及意大利博洛尼亚的一所中小学和西班牙马德里一所国际学校。访问期间,中国教科院出访团与各方就共同推进全球数字教育发展评价达成了深入、广泛的合作意向。中国教科院还与OECD正式签署了双方合作备忘录,该备忘录经教育部批准,是纳入2024年商务部审定的中国与OECD 拟签署的一揽子合作备忘录中首个正式完成签署的备忘录。

未来,中国教科院将不断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形成更加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交流合作新局面,更好地为全球教育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国际交流合作处供稿)